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97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蛟龙"号搭载首位"乘客"在南海下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18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新闻新华科技 > 正文

"蛟龙"号搭载首位"乘客"在南海下潜

2013年06月18日 11:30:11
来源: 新华网

0



【字号: 】【打印
【纠错】







    6月18日,进入潜水器前,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挥手致意。当日,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在南海下潜,周怀阳将在海底实地观察冷泉区。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新华网“向阳红09”船6月18日电(记者张旭东)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搭载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在南海下潜,周怀阳将在海底实地观察冷泉区。
    18日9时左右,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张东升和周怀阳先后进入潜水器。由于周怀阳是搭载“蛟龙”号首位下潜的科学家,航次临时党委书记滕祖文特将周怀阳送至潜水器入口处。
    9时20分左右,潜水器被布放至水中,蛙人解开潜水器的绳缆。9时37分,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10时22分,潜水器已经下潜至水下1300多米,并抛载第一组压载铁开始水下作业。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第54次下潜,由唐嘉陵担任主驾驶,张东升负责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周怀阳在海底实际观察冷泉区。这个潜次的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取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据了解,这个潜次在水下作业大约4小时,上沉和下浮各1小时,布放与回收1小时,18日16时左右,潜水器将被回收至母船甲板。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17日进行了首潜,最大下潜深度1509米,中船重工702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等三位潜水器设计人员下潜,拍摄了大量冷泉区生物的高清图像,并取回了碳酸盐样本和贻贝样本。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6-1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一定要顶,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18 16:1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多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18 16:19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谢谢提供,继续努力发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18 16:2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18 16:2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老师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8 16:2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佳作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18 16: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18 16:24 | 只看该作者
永远支持楼主,继续发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18 16: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18 16:2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18 16:2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谢谢提供,继续努力发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18 16:29 | 只看该作者
水平很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18 16:3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谢谢提供,继续努力发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