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比(主光和辅光)
除了 平面的物体,任何非平面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都存在着明暗面,物体的明暗面受光量多与少的比例即为「光比」。光比通常是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物体的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边缘硬朗的物体;光比小,物体的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主光和辅光的强弱与被摄体的距离决定了光比的大小,利用调整主辅光的强度及与被摄体的距离,可以改变物体受光的光比。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以此来调整物体的光比,使物体产生柔和的明暗过渡。
![]()
▲光圈 F11,快门 1/160s,焦距 24mm,ISO 100。
这是一幅典型的逆光人像图片,主光从人物后面照射,辅光在人物的前面形成补光,人物的轮廓线极为明显,画面的反差较大。
色温
色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表示的是光源的放射能。色温理论是由科学家开尔文 ( Kelvin ) 发现并制定的,所以用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K 」作为计量单位,热力学温度的零度就是 -273 °C,因此可以说色温就是光源色的温度。K 值越高,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白蓝色;K值越低,显现的颜色就愈趋向于黄红色。一天当中光的色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日出后 40 分钟光色较黄,色温在 3000K 左右;正午阳光强烈,色温上升至 5400 ~ 56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 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 2200K 左右。
![]()
▲光圈 F9,快门 1/200s,焦距 16mm,ISO 100。
晴朗的天空漂浮着白云,极高的色温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蓝色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