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我要注册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
手机摄影
摄友聊吧
地区分站
每日签到
图片库
每日签到
光影中国网
›
【光影中国】
›
摄友聊吧
›
事务管理
›
[ZT]等待更好的影像 刘宇与佳能EOS 1DX
返回列表
查看:
3474
|
回复:
2
[ZT]等待更好的影像 刘宇与佳能EOS 1DX
[复制链接]
怀孕的公猴
怀孕的公猴
当前离线
积分
742
狗仔卡
电梯直达
主题
发表于 2013-11-21 10:2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摄影/刘宇 采访/居淼
摄影记者一直充当将新鲜影像送入百姓眼里的角色,他们奔跑在新闻看点的第一线,为我们收取最有价值的新闻,本期我们采访了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主任刘宇,听听他对影像有着怎样的见解,对摄影器材有着怎样的要求?
本片拍摄与自己与朋友建立的0707创意影像工作室,女模特身着白色长裙配合粉色纱巾在水下沉浸在某种意境里。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24-70mm f/2.8L USM,f/6.3,1/125秒,ISO 100。
问:您工作主要拍摄什么类型照片?
答:没有固定的领域。前后从事中央外事新闻的拍摄约10年,在新华社伦敦分社、华盛顿分社担任常驻摄影记者期间主要拍摄国际新闻。此外,体育、文化、灾难、社会等题材均有涉猎。近一年多也尝试制作多媒体作品,现在本职工作是国际图片编辑。业余时间和朋友建立了“0707创意影像工作室”,主要从事水下摄影。
问:能否介绍一下新华社拍摄发稿的工作流程?
答:就国际图片来说,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50多位内派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此外还有数百名当地摄影雇员和签约摄影师。总社国际照片编辑室负责全球国际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编辑工作,每天向国内和国外编发新华社驻外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签约摄影师拍摄的国际照片,同时向国内转发美联、路透、法新和其他合作媒体的照片。摄影师图片上传到编辑系统后,一般新闻要经过编辑、初审、终审等工序签发上传,遇突发新闻则采取倒流水的方式,以保证时效。我们建立了北美、亚太、拉美、欧洲、中东、非洲、亚欧等图片编辑部,他们承担不同时段或不同地区国际图片的编辑工作。
2012年9月4日,伦敦残奥会男子400米自由泳S13级决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3.5,1/1000秒,ISO 1600。
问:在工作中您一般会携带哪些摄影器材?
答: 使用佳能系列EOS 1DX、EOS 1D Mark IV、EOS 5D Mark II相机。重要采访带EOS 1DX、EOS 5D Mark II两个机身,16-35mm、28-70mm、70-200mm三支镜头。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佳能相机?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使用佳能相机?
答:从EOS系列推出后一直用佳能。1996年采访亚特兰大奥运会,新华社报道组都换了佳能。
2012年9月5日,伦敦残奥会女子800米轮椅竞速T53级决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f/3,1/5秒,ISO 200。
问:佳能1DX是佳能第一台满足高速连拍的全画幅相机,您认为在使用上与1D Mark IV有什么不同?能否谈谈使用1DX的感受?
答:就像老朋友一样,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陌生感。调焦速度和连拍速度与1D Mark IV不相上下,但同时满足了高速连拍和高像质的要求,拍摄体育、专题及商业图片都可以。高清视频完全可以满足多媒体产品的拍摄。
2012年9月2日,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在伦敦残奥会田径比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f/8,1/80秒,ISO 800。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体育作品称得上是好作品?
答:作为通讯社的记者,我们拍摄的是体育新闻影像。因此发稿和比赛的判断标准可能完全不同。发稿时,新闻价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形象价值;而在评委眼中可能正相反。但一幅影像要真正在人们心中留得长久,也许在这两点之外,情感价值是更重要的。
早期因为器材的限制,拍摄体育题材很少用超长焦距镜头。超过300mm的镜头靠手动调焦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那时好的体育特写影像弥足珍贵,也往往能在摄影比赛中受到评委的青睐。在300mm、400mm、600mm镜头成为体育摄影师的标配后,清晰的特写影像变得轻而易举。近年来,使用广角镜头拍体育的摄影师反倒多起来,从追求瞬间到营造意境。
还有就是对瞬间的捕捉,连拍速度与调焦速度一直是体育摄影师看重的技术,现在我使用的EOS-1DX能够达到12幅/秒的连拍速度,61个自动调焦点为我在各个环境下的拍摄都创造了好的条件,尤其是ISO 100-51200,更是让我们在弱光环境得到清晰的影像。但说到底,器材是为拍摄服务的。思想比态度重要,态度比技术重要,技术比器材重要。
2012年11月15日,孩子们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参观。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3.5,1/125秒,ISO 640。
问:您拍摄过众多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答: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奥运公园发生爆炸。凌晨,我们还在新闻中心工作,听到一声巨响,我拿起照相机就跑下楼。所有人都向外跑,只有记者和警察向里跑。在爆炸现场刚拍了一幅影像,警察开始清场。在突发新闻现场,永远要先记录,期待下一幅更好,也许更好的机会永远不会到来。
问:国际体育大赛都有摄影席,这代表很多摄影师都将拍摄较为雷同的片子,您是怎样避免此现象?
答: 我个人的习惯是提前到达现场,在场地的不同位置转转,看看有什么可以利用环境或者信息符号。另外,摄影师如果选择与普通观众不一样的视角,往往会使影像有新鲜感。比如在奥运会拍跳水和花样游泳时,我喜欢上顶棚或水下观察窗拍摄,这也为我后来建立水下摄影工作室提供了经验。
2013年5月20日摄于悉尼余晖。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2.8,1/800秒,ISO 1000。
转载自《中国摄影》11月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QQ空间
收藏
0
分享
赞
0
踩
0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