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4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等待更好的影像 刘宇与佳能EOS 1DX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11-21 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刘宇 采访/居淼

摄影记者一直充当将新鲜影像送入百姓眼里的角色,他们奔跑在新闻看点的第一线,为我们收取最有价值的新闻,本期我们采访了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主任刘宇,听听他对影像有着怎样的见解,对摄影器材有着怎样的要求?



本片拍摄与自己与朋友建立的0707创意影像工作室,女模特身着白色长裙配合粉色纱巾在水下沉浸在某种意境里。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24-70mm f/2.8L USM,f/6.3,1/125秒,ISO 100。

问:您工作主要拍摄什么类型照片?

答:没有固定的领域。前后从事中央外事新闻的拍摄约10年,在新华社伦敦分社、华盛顿分社担任常驻摄影记者期间主要拍摄国际新闻。此外,体育、文化、灾难、社会等题材均有涉猎。近一年多也尝试制作多媒体作品,现在本职工作是国际图片编辑。业余时间和朋友建立了“0707创意影像工作室”,主要从事水下摄影。

问:能否介绍一下新华社拍摄发稿的工作流程?

答:就国际图片来说,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50多位内派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此外还有数百名当地摄影雇员和签约摄影师。总社国际照片编辑室负责全球国际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编辑工作,每天向国内和国外编发新华社驻外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签约摄影师拍摄的国际照片,同时向国内转发美联、路透、法新和其他合作媒体的照片。摄影师图片上传到编辑系统后,一般新闻要经过编辑、初审、终审等工序签发上传,遇突发新闻则采取倒流水的方式,以保证时效。我们建立了北美、亚太、拉美、欧洲、中东、非洲、亚欧等图片编辑部,他们承担不同时段或不同地区国际图片的编辑工作。



2012年9月4日,伦敦残奥会男子400米自由泳S13级决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3.5,1/1000秒,ISO 1600。

问:在工作中您一般会携带哪些摄影器材?

答: 使用佳能系列EOS 1DX、EOS 1D Mark IV、EOS 5D Mark II相机。重要采访带EOS 1DX、EOS 5D Mark II两个机身,16-35mm、28-70mm、70-200mm三支镜头。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佳能相机?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使用佳能相机?

答:从EOS系列推出后一直用佳能。1996年采访亚特兰大奥运会,新华社报道组都换了佳能。



2012年9月5日,伦敦残奥会女子800米轮椅竞速T53级决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f/3,1/5秒,ISO 200。

问:佳能1DX是佳能第一台满足高速连拍的全画幅相机,您认为在使用上与1D Mark IV有什么不同?能否谈谈使用1DX的感受?

答:就像老朋友一样,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陌生感。调焦速度和连拍速度与1D Mark IV不相上下,但同时满足了高速连拍和高像质的要求,拍摄体育、专题及商业图片都可以。高清视频完全可以满足多媒体产品的拍摄。



2012年9月2日,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在伦敦残奥会田径比赛。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f/8,1/80秒,ISO 800。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体育作品称得上是好作品?

答:作为通讯社的记者,我们拍摄的是体育新闻影像。因此发稿和比赛的判断标准可能完全不同。发稿时,新闻价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形象价值;而在评委眼中可能正相反。但一幅影像要真正在人们心中留得长久,也许在这两点之外,情感价值是更重要的。

早期因为器材的限制,拍摄体育题材很少用超长焦距镜头。超过300mm的镜头靠手动调焦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那时好的体育特写影像弥足珍贵,也往往能在摄影比赛中受到评委的青睐。在300mm、400mm、600mm镜头成为体育摄影师的标配后,清晰的特写影像变得轻而易举。近年来,使用广角镜头拍体育的摄影师反倒多起来,从追求瞬间到营造意境。

还有就是对瞬间的捕捉,连拍速度与调焦速度一直是体育摄影师看重的技术,现在我使用的EOS-1DX能够达到12幅/秒的连拍速度,61个自动调焦点为我在各个环境下的拍摄都创造了好的条件,尤其是ISO 100-51200,更是让我们在弱光环境得到清晰的影像。但说到底,器材是为拍摄服务的。思想比态度重要,态度比技术重要,技术比器材重要。




2012年11月15日,孩子们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参观。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3.5,1/125秒,ISO 640。

问:您拍摄过众多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答: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奥运公园发生爆炸。凌晨,我们还在新闻中心工作,听到一声巨响,我拿起照相机就跑下楼。所有人都向外跑,只有记者和警察向里跑。在爆炸现场刚拍了一幅影像,警察开始清场。在突发新闻现场,永远要先记录,期待下一幅更好,也许更好的机会永远不会到来。

问:国际体育大赛都有摄影席,这代表很多摄影师都将拍摄较为雷同的片子,您是怎样避免此现象?

答: 我个人的习惯是提前到达现场,在场地的不同位置转转,看看有什么可以利用环境或者信息符号。另外,摄影师如果选择与普通观众不一样的视角,往往会使影像有新鲜感。比如在奥运会拍跳水和花样游泳时,我喜欢上顶棚或水下观察窗拍摄,这也为我后来建立水下摄影工作室提供了经验。



2013年5月20日摄于悉尼余晖。刘宇 摄

EOS-1D X相机,EF 16-35mm f/2.8L USM镜头,f/2.8,1/800秒,ISO 1000。

转载自《中国摄影》11月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