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

标题: 重庆云阳南溪镇盐渠述先桥:一座正被侵蚀的三峡古桥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07:33
标题: 重庆云阳南溪镇盐渠述先桥:一座正被侵蚀的三峡古桥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  文/图 陶灵

  三峡蓄水中惟一幸运的古桥

  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试验性蓄水到135米位置,以后逐步达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云阳县级重点保护文物述先桥处于水位线162至173米之间,将全部沉入水中,计划整体搬迁后,复建于新县城的滨江公园。

  云阳县述先桥为圆弧石拱桥,是一座整体保护得较好的古桥,位于川江一级支流汤溪河与二级支流长洪河交汇处的南溪镇盐渠场,原名兴隆桥,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后因桥基不牢,又年久失修而垮塌。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刚完工就时发现桥裂口,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再重建,根据承先、胜先之意,改名述先桥。该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全长75.26米,宽7.33米,单孔净跨26.5米,孔高14米。桥的两端各有登桥石梯,一边29步,一边30步,桥栏上刻有猴、狮、象石雕6座。桥拱合拢时,在内拱顶的中央悬挂了一把利剑,名“斩龙剑”,意为斩住飞龙,为民带来好运。

三峡工程蓄水后沉入水中的云阳述先桥美景

  虽然述先桥在三峡库区蓄水时将全部沉入水中,但这只是在川江的枯水季节,汛期开闸放水时,它和周围的溪河、山体一起又全部显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经文物保护部门与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就地加固、防水防蚀、修缮入水的保护方案。

三峡工程汛期开闸放水时,述先桥和溪河一起全部显现出来。

  现在的述先桥,随着三峡工程枯季蓄水、汛期开闸放水而时隐时现,与三峡湖水“亲密相处”,成为惟一一座原地保护的原汁原味的三峡古桥,是三峡库区蓄水线以下最幸运的古桥。一座正被侵蚀的三峡古桥

  2013年2月10日,农历的大年初一,我饶有兴致地驱车来到云阳县南溪镇盐渠场,亲眼目睹这座古桥身影。

  还没走近它,停车眺望,一下子被美景所吸引:如镜的碧绿的水面上,古朴的述先桥像一个正在沐浴的古代美女,因为害羞,只露出了头,把整个诱人的身子静静地隐藏在碧绿的水中,不让人偷窥。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暗自赞叹:文物专家的保护方案真是太英明了!

护桥堤已部份坍塌,引桥的石坎已沉降变形。

其中一边的桥护栏已完全垮掉

  走近述先桥,慢慢地仔细打量这座已有80岁高龄的古桥,心里不免有些遗憾,桥身多处地方已出现裂缝,特别是其中一边的桥护栏已完全垮掉了,护栏条石摆在桥面,与枯草、垢泥相伴,整座桥显得有些衰落。我在心里自我安慰:也许开闸放水后,文物管理保护部门会修复好的。

引桥上面还种上了庄稼 正在被破坏的古桥周围环境

  述先桥建在川江支流汤溪河与长洪河的交汇处,《重庆桥梁志》中多次提及此桥,其建桥技术和桥与场镇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还作为范例予以介绍:该桥北头与民居紧连,和桥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是渝东地区桥头建筑不可多得的佳构。

  这正应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画面。

  可我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离述先桥一二百米的范围内,大量的场坪土石方倾倒进长洪河,之中的巨石有1立方米左右,重达千斤。还有,新建青石板路时,施工单位将原来的路面混凝土弃渣,也随意倾入长洪河,格外刺眼。

  离述先桥一二百米的范围内,大量的场坪土石方倾倒进长洪河,之中的巨石有1立方米左右,重达千斤。

  离古桥不过百米的另一处县级保护文物——为祭祀刘邦而续建于乾隆年间的汉高祖庙,是一个四合框式大院,面积近1000平方米,中间为天井,主建筑大戏台高约30余米,它周围有两层楼台,四周墙垛的檐下有彩绘和雕塑,每一组系一古代故事。在它的大门口,堆着高高的河沙,成了露天的建筑材料交易场地。

祭祀汉高祖刘邦庙,大门口堆着高高的河沙,成了露天的建筑材料交易场地。

  我们一方面在保护文物,另一面又做着有损文物保护的愚蠢之事,这种矛与盾的故事还要上演多久?

  2013年4月30日,三峡大坝已经开闸放水,我再见了这座古桥。

  它已从水中完全显现出来,我原以为“也许”会修复好的述先桥,更显破败:显露出来的桥身裂缝更多,内外护桥堤已部份坍塌,引桥的石坎不仅破裂、外倾,而且上面还种上了庄稼,桥梯、桥面杂草丛生。述先桥完全感觉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倒下,我顿时心疼起来。  

  带着这个“遗憾”和“也许”,告别述先桥:我会再来的。

  据我观察的状况分析,这座古桥的侵蚀并不是这一二年才开始出现的,于是询问当地的船工和居民,有没有对它进行过维修?他们有些不满地回答:前几年有人在两边引桥头砌了一堵墙后,再没见过什么人来维修它。

  经了解,砌这两堵墙是防止行人过桥,以免出现安全隐患。目前这两堵墙也部份垮裂。



作者: 老兵新手    时间: 2014-6-24 11:16
欣赏浏览支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4-6-24 15:04
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渔水翁    时间: 2014-6-24 16:25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作者: 小草    时间: 2014-6-24 19:20
感谢分享!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20:57
宛楚丹淅 发表于 2014-6-24 10:33
文物资源很珍贵,一旦破坏,将无法弥补··························

但愿能早 ...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20:57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4-6-24 11:16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20:57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4-6-24 15:04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20:57
渔水翁 发表于 2014-6-24 16:25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4 20:57
小草 发表于 2014-6-24 19:20
感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笨笨嘉    时间: 2014-6-25 21:35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作者: 秋之韵    时间: 2014-6-26 10:27
欣赏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6 11:55
笨笨嘉 发表于 2014-6-25 21:35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作者: 四季风-帆航    时间: 2014-6-26 11:56
秋之韵 发表于 2014-6-26 10:27
欣赏学习,感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