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栀子蓝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种单反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0 | 只看该作者
十八、常见难题?数码摄影中的测光小技巧  
很 多拍摄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张画面里有的部分亮,有的部分暗,很难达到亮部和暗部都正常曝光。不论亮暗的面积是多少,它都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测光 效果。但很多情况都是以蓝天、大海作亮背景,或者夜幕做暗背景来进行举例;下面我们选取其它的景别来比较一下,实际上,想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是一样的,操 作起来的技巧也是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张照片,是相机平均测光拍摄的。  
光圈f/8.0快门1/125CanonEos20D  
很容易看得出来中间鸽子笼那部分很暗,没有层次;为了能使暗的那部分增加曝光量,可以让取景器全部框住暗的那部分,使暗面做为整个画面的景别,这样你再测一测光,你会发现光圈f/8.0,快门1/50(Av优先的情况)。  
为了能保证亮部的层次不受损失,我们取这两次测光值的中间,也就是光圈f/8.0,快门1/80。(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重新调整曝光组合)下面这张就是以上这样的操作得来的,可以做一下比较。  
这样的情况在拍摄时会很多,你可以依照个人的拍摄需要来决定某一部分的曝光值。  

十九、技巧] 不够就要补 室内拍摄人像作品补光技巧  
当在室内拍摄人物照片时,我们常常会使用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来进行补光,但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闪光光源,往往会在主体人物的背后留下难看的阴影,严重影响照片的美观。那么,如何避免或减弱这种闪光灯阴影现象的发生呢? 让人物尽量远离墙壁或物体  根据光线的投影原理,当人物离墙壁或身后的物体较近时,室内原有的灯光和自然光无法照射或反射到人物身后的墙壁等物体,当 强光源闪光灯照射时,就会使被摄人物在身后的墙壁等物体上留下重重的闪光阴影。所以,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让人物尽量远离白色的墙壁或身后的物体,保持 一定的空间和距离,闪光阴影就会明显减弱。  
选择明亮的背景  在室内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射下的明亮门窗作为背景,也可使用台灯等现有的照明器材,为被摄人物营造一个明亮的背景,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这样,闪光灯的阴影就会消失在明亮的背景中。  
相机的位置要高一些  在室内 使用闪光灯时,相机的位置要高一些、正一些,这样闪光灯的投影会在人物身后的正下方,会被被摄者挡住一部分,看起来不那么明显,尽量少用平视或仰视的机位 拍摄。另外,要避免竖幅构图,因为在拍摄竖幅时,相机要旋转90度,闪光灯在侧面位置,更容易使闪光阴影落在人物某一侧,在背景上留下一条与人物侧面轮廓 线一致的浓黑阴影。而在拍摄横幅照片时,闪光灯光源是从镜头的正上方发出,投影相对弱些。
适当遮挡闪光灯  由于室内空间较小,拍摄距离近,使用闪光灯不仅容易产生阴影,而且还可能使人物的脸部泛白,这时,我们可以用白纱布、丝袜甚至手巾纸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挡物适当遮挡闪光灯,使闪光光源变得柔和些。使用时将纱布等物用胶布粘贴在闪光灯外面(注意别挡住了取景器和对焦孔),若一层柔光效果不理想,可加两层甚至三层。不过,遮挡闪光灯后,闪光灯照度会降低,因此要适当增加曝光值。  
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  室内使用闪光灯拍摄时,除了闪光灯的光源外,还会有从门窗射入的自然光和室内灯光,只是由于后两种光源较弱,不能让主体人物有足够的曝光量。我们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用闪光灯光源来照亮主体人物,然后用较长的快门(1/15~1秒)拍摄室内的其它静物,就可以利用室内原有的光线来减弱闪光灯留下的阴影。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也可利用桌椅等物体固定数码相机,防止拍摄时的震动,同时被摄人物要在闪光灯点亮之后保持原有姿势直到快门闭合。  

利用反射灯光法  对于可以调节方向的闪光灯或能使用外置闪光灯(安装于机顶)的 数码相机,可将闪光灯灯头朝向人物对面或侧面的天花板、墙壁等白色反射物,利用反射过来的光源照亮被摄人物。这种反射闪光可以改变光照方向,由原来的正面 光变为前顶光或前侧光,而且类似散射光自然柔和。使用此法时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为它的反射光会使照片蒙上一层特殊的色彩。要将外接闪光灯尽可能放在离 相机顶部较高的位置,这样做的原因是使闪光灯照射被摄体的角度类似于太阳的角度,从而使阴影自然地落在被摄体的身后,而不会出现烦人的影子。当然此法也会 折损光线,需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如何用好自然光!  
对摄影家来说,自然光或日光虽然采用方便,然而却是一种较难对付的光线,尤其是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这种难度更大。这是因为自然光是变化不定、难以预料的。它不仅在亮度上不断变化(这还可以用测光表测量),而且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这却是很难觉察,实际上也无法精确地测量的)。  
英国摄影家基恩.尼 尔森认为,摄影者应该发现和研究光线在一天之中和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并理解其全部意义。他提出了一种观察光线变化效果的方法:找一个当地的景物,在一个 晴天时对它拍照,每小时拍一张。如果你从一个位置拍摄,就能看出太阳移动位置时光线的变化效果。也可以在白天一个特定的时间,围绕一个被摄物拍摄,你将为 所获得的多种光线效果而大吃一惊。如要了解太阳的光有多强,也可以试着把太阳也拍进画面,但小心不要让强光伤着眼睛。在下午3点以后或上午9点前拍摄,对着阳光将能拍出剪影照片。可以先让镜头从太阳处移开,从而测得曝光读数;然后,根据这个读数拍摄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景物。然后,变换光圈,按原样再重复拍摄一张。在胶卷冲洗完以后,比较最后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提高抓拍的四个“要领”  
好 的摄影作品几乎都是靠抓拍的方法获取的,弃摆拍而改抓拍的影友也越来越多。但是抓拍也并不容易,被摄者一旦看见你的镜头对准他,就会躲避或失去原有的神态 使拍摄失败。还有匆忙中曝光失误、焦点不实、手震、水平歪斜等等,也都会成为遗憾。提高抓拍的成功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器材的选择与熟悉  
手 头的相机与镜头,无论售价高低,都会有它的长处与短处,在使用中应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去发挥它们的优势。比如中长焦镜头的景深较小,可以虚化背景、突出主 体,稍有不慎也可能因焦点不实而拍虚。另外镜头越长,抖动越厉害,对手持拍摄形成威胁。具有光圈或速度优先的相机在自动曝光拍摄时,可能产生曝光不准确, 即环境亮度暗于主体,曝光过度;环境亮度亮于主体,曝光不足。在举机拍摄时再修正就来不及了,这需要在拍摄前对主体与环境的亮度做出估计,有意增减曝光 量。使用变焦较大的镜头,如28-200mmF1:3.5~5.6镜头,实际光圈会随着镜头焦距的改变而改变。假如你对此不甚了解,就可能因改变焦距而产生拍摄失误。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可变光圈变焦镜头时,即考虑到实际光圈值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修正。  
器材的熟知无需表述。有道是“熟能生巧”,即使是用普及档次的MF器材,只要对性能了如指掌,同样能“以勤补拙”,达到快速拍摄的目的。  
每个摄影者的经济条件与题材爱好各有差异,对器材的配置自当有所不同。以笔者的体会,“标准小变焦”,即28-70mm范围的变焦镜头最适合用来抓拍,若配在具有光圈优先曝光模式的相机上,就更得心应手。  
二、 题材的选择  
抓 拍题材主要以新闻、纪实为主。在节日集会、实发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常有因场面庞大、人物纷乱而不知拍什么的感觉。此时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拍,结果什 么都拍不好。应该对光线条件、拍摄角度等冷静分析、思考做出判断,利用手头器材,对题材加以取舍。假如你的相机配有广角,就着重拍大场面,若装有标头,就 不要考虑大场景,而集中精力去拍局部;若配有中长焦镜头,就专注拍人物。但即使什么镜头都有,也不可以忙着换镜头,结果顾此失彼,好的瞬间反而拍不到。  
三、 善于隐蔽自己  
常见一些影友外出拍摄时,身穿印有“××摄影家协会”的摄影背心,背负着摄影包、三脚架和几只装有长短镜头的相机,可谓全副武装,结果招人眼目。抓拍大师布勒松的“隐身术”值得借鉴——穿着一般,混杂在人群中只用一机一头伺机拍摄,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也深深体会到穿着一般、装备简单的优势。外出拍摄从不穿摄影背心,只背能装一机两头的小摄影包(三脚架还得带),事先决定拍摄彩色还是黑白,一旦决定了,就不再改变,算是破釜沉舟,逼着自己一心一意地用好手头的器材。  
四、宁近勿远  
被地雷炸进天国的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假如你觉得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好,那么就再靠近点拍”。这实在值得借鉴。近拍就意味着使用焦距较短的镜头,从而获得较大的景深与清晰度,拍到生动感人的场面。  
二十二、提高摄影技巧五因素!
随 着摄像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如光圈自动、聚集自动、白平衡自动、黑平衡自动等,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大多数人来说,摄像时只要把摄像机的状态均设 置在自动状态,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拍出较好画面的。但要想拍出专业水准的电视画面,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下面就如何提高电视画面的拍摄水准,从白平衡调 整、光圈调整、快门时间的设定及垂直扫描频率的调整等五个方面予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白平衡调整:众所周知,准 确的白平衡是电视画面色彩还原逼真的保证。现在无论是家用摄像机还是专业摄像机基本上都有自动白平衡和手控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是:顺光,单色光 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使用自动白平衡方式不能拍出具有某一种色调气氛的画面,如喜庆时使画面产生偏红的基调,拍不出晚霞、朝霞的红色气氛。下面从三种场 合加以说明。  
1.舞台光线下的白平衡调整  
舞台灯光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用自动白平衡拍摄时,会出现人物偏色且色彩不饱和的现象。此种状态下必须使用手控白平衡。调整方法是:在节目演出前舞台彩用单一色温的光线照明时(一般都是色温为3200k的碘钨灯),手控调整白平衡。有的摄像机除了手控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方式外还有“室内”和“室外”两档方式,把色温状态设置在“室内”档即可。  
2.霞光下的白平衡调整  
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色温都非 常低,在人脑海中的印象是红色的霞光。然而用自动白平衡方式拍出的画面都没有一点红色气氛。此时也需要采用手控调整白平衡。方法是:把白平衡测试卡放置在 阴影处,再对着它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霞光。有的摄像机色温方式有“室外”档,也可把水平衡设置在“室外”档再拍摄。  
3.拍摄电视屏幕时的白平衡调整  
用电视屏幕的白色画面代替白平 衡测试卡。使屏幕呈现较长时间白色画面(靠电视台播放是不太现实的),需要自己设计才行。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字幕机的白底色较正,在有电视字幕机的条件 下,选择字幕机中的纯白画面,把其视频信号送到即将拍摄画面的电视机中,使电视机的画面呈白色,然后对其白画面手控白平衡高速即可。二是用自己拍摄的白色 画面校正。方法如下:在单一色温光源下,在自动白平衡方式下,摄像机对着纯白物体(如白平衡测试卡或白纸)录制几分钟画面,自制一盒白平衡测试校正带,然 后用此带在电视机上放像,再用摄像机对着电视屏幕手控调整白平衡即可。  
手控白平衡调整的基本特点是: 若对着偏冷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面呈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 面呈冷色调。具体例子是:为了给喜庆场面增加气氛,想让画面呈现暖色调(如偏红),可在相同光线条件下,使摄像机对着蓝纸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  
二、光圈调整:摄像机的自动光圈也是有条件的: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受光,而且是整个画面的平均曝光。满足这些条件下的拍摄可以拍出曝光较为正确的画面。然而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  
1.逆光拍摄下光圈的调整  
有时为了拍出晶莹透明对象的质感(如服装、花朵)或脉络(如树叶),必须采用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方式,这时若采用自动光圈方式。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动光圈镜头对着拍摄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摄对象亮度合适为止,对于专业摄像机来说直到刚刚出现斑马纹为止。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高能 “逆光”方式,在拍摄逆光的对象时也可把光圈曝光方式高为“逆光”而不需人为加大光圈。  
2.拍摄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分悬殊条件下的光圈调整  
(1) 拍摄主体亮度高的情况:在拍摄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一般情况摄像机离拍摄主体均较远,只能拍摄摄人的中景或全 景。此时由于拍摄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分悬殊,若采用自动光圈拍摄,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 而无任何层次。这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富画面为止。  
(2)拍摄主体亮度低的情况: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分悬殊,此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光圈拍摄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后果。具体手控调整方法如同上面逆光条件下的调整方法,不再赘述。  
三、聚焦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1 | 只看该作者
三、聚焦调整:  
1、手控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  
目前绝大多数的专业摄像机都配 置有变焦比较大的手控聚焦镜头,而绝大多数的家用摄像机都配置有变焦比较大的自动聚焦镜头。无论是手控聚焦镜头还是自动聚焦镜头都有其拍摄技巧。如手控聚 焦摄像机,在机位不变、靠变焦来拍使拍摄主体呈现较大画面时,常会出现主体画面呈现最大而模糊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聚焦不实。为克服镜头推上去后主体 聚焦不安的缺点,应采用在录制前先把镜头推上去、聚焦,再把镜头拉出,拍摄时再推上去的方法;或者事先估计物距(拍摄对象离镜头的实际距离),拍摄时采用 边变焦边聚焦的方法(这一点要求较高,对摄像老手较为高效)。  
2.自动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  
自动聚焦镜头的自动聚焦是有条 件的: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若违背这个条件,则必会出现对焦不实的情况。想拍清晰前景或背景较大而主体较小的对象,如拍 摄对象为一朵荷花且前面有几个面积较大的荷叶,若采用自动聚焦方式,则焦点是荷花前的荷叶,荷花不清晰,此时需要采用手控聚焦(自动聚焦方式的镜头同时也 有手控聚焦方式)。在自动聚焦方式下拍摄时还需注意变焦速度(从广角推到特写)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聚焦跟不上变焦的情况,结果是推上镜头拍摄对象变为特 写时,画面先是不清晰,稍等片刻画面才能聚焦清晰。  
四、快门时间:摄像机的快门时间都是手控的,默认方式下不同机器有不同的快门时间,有的为1/50秒,有的为1/60秒 或其他。在拍摄对象或摄像机无移动较慢时,采用默认快门时间所拍摄的对象是清晰的。而当拍摄对象或摄像机移动速度较快时,采用默认快门时间拍摄则会出现对 象比较模糊的现象,此时需要调整摄像的快门时间。通过调整快门时间也可以减少日光灯下拍摄时拍摄对象所产生的闪烁现象。摄像机的快门时间一般是从默认时间 到1/2000少、1/4000秒或更短,拍摄时需要根据运动速度的快慢调整快门时间。如拍摄体育运动的汽车上拍摄时,可把快门时间设置为1/500秒,而在飞机上的拍摄时快门时间可设为1/2000秒。随着快门时间的缩短,画面的亮度会降低,若要保持画面亮度不变,则必须在改变快门时间的同时增大光圈。还要注意一点:快门时间改变后,不会自动回到默认值,将会保持到下一次改变时为止。所以快门时间调整后,需及时恢复到默认值。  
五、垂直扫描频率的调整:在用 摄像机拍摄屏幕(如电脑显示器屏幕、多媒体投影仪投射的银幕)时,由于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与摄像机的扫描频率不同,拍出的画面会出现上下移动的黑色光带。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均设置了画面垂直扫描速度调整功能。可以用此功能来调整摄像机的垂直扫描频率与屏幕的扫描频率相同来消除上下移动 的黑色光带。电脑显示器屏幕一般不能理想消除(因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太快,有的达到85-120Hz)。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拍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1 | 只看该作者
三、聚焦调整:  
1、手控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  
目前绝大多数的专业摄像机都配 置有变焦比较大的手控聚焦镜头,而绝大多数的家用摄像机都配置有变焦比较大的自动聚焦镜头。无论是手控聚焦镜头还是自动聚焦镜头都有其拍摄技巧。如手控聚 焦摄像机,在机位不变、靠变焦来拍使拍摄主体呈现较大画面时,常会出现主体画面呈现最大而模糊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聚焦不实。为克服镜头推上去后主体 聚焦不安的缺点,应采用在录制前先把镜头推上去、聚焦,再把镜头拉出,拍摄时再推上去的方法;或者事先估计物距(拍摄对象离镜头的实际距离),拍摄时采用 边变焦边聚焦的方法(这一点要求较高,对摄像老手较为高效)。  
2.自动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  
自动聚焦镜头的自动聚焦是有条 件的: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若违背这个条件,则必会出现对焦不实的情况。想拍清晰前景或背景较大而主体较小的对象,如拍 摄对象为一朵荷花且前面有几个面积较大的荷叶,若采用自动聚焦方式,则焦点是荷花前的荷叶,荷花不清晰,此时需要采用手控聚焦(自动聚焦方式的镜头同时也 有手控聚焦方式)。在自动聚焦方式下拍摄时还需注意变焦速度(从广角推到特写)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聚焦跟不上变焦的情况,结果是推上镜头拍摄对象变为特 写时,画面先是不清晰,稍等片刻画面才能聚焦清晰。  
四、快门时间:摄像机的快门时间都是手控的,默认方式下不同机器有不同的快门时间,有的为1/50秒,有的为1/60秒 或其他。在拍摄对象或摄像机无移动较慢时,采用默认快门时间所拍摄的对象是清晰的。而当拍摄对象或摄像机移动速度较快时,采用默认快门时间拍摄则会出现对 象比较模糊的现象,此时需要调整摄像的快门时间。通过调整快门时间也可以减少日光灯下拍摄时拍摄对象所产生的闪烁现象。摄像机的快门时间一般是从默认时间 到1/2000少、1/4000秒或更短,拍摄时需要根据运动速度的快慢调整快门时间。如拍摄体育运动的汽车上拍摄时,可把快门时间设置为1/500秒,而在飞机上的拍摄时快门时间可设为1/2000秒。随着快门时间的缩短,画面的亮度会降低,若要保持画面亮度不变,则必须在改变快门时间的同时增大光圈。还要注意一点:快门时间改变后,不会自动回到默认值,将会保持到下一次改变时为止。所以快门时间调整后,需及时恢复到默认值。  
五、垂直扫描频率的调整:在用 摄像机拍摄屏幕(如电脑显示器屏幕、多媒体投影仪投射的银幕)时,由于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与摄像机的扫描频率不同,拍出的画面会出现上下移动的黑色光带。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均设置了画面垂直扫描速度调整功能。可以用此功能来调整摄像机的垂直扫描频率与屏幕的扫描频率相同来消除上下移动 的黑色光带。电脑显示器屏幕一般不能理想消除(因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太快,有的达到85-120Hz)。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拍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二十七、简单实用的用光口诀!
通俗好记的用光口诀,帮你摆脱用光烦恼!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体暗,使用闪光作补偿  
2、减:主体明亮背景暗,找个东西挡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摆放位置要妥当  
4、除:光束单一照脸上,塑料口袋派用场  

具体控制:  
1、先寻光照后选景,脸部美化最为重  
2、阳光阴影交汇处,边界光中见佳境  
3、反射区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鲜明  
4、光照不能只顾脸,头发背景轮廓清  
5、杂乱光线不可用,脸部光照要干净  
6、采光地点虽重要,用光机会需掌控  
7、所处最佳光线中,原地转圈选美景  
8、错误出现你未觉,光线方向没选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实在人说实在话 一个摄友的10条忠告
1、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实在人说实在话 一个摄友的10条忠告
1、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实在人说实在话 一个摄友的10条忠告
1、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实在人说实在话 一个摄友的10条忠告
1、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