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影响了那个时代的摄影:众摄影人眼里的阮义忠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5 |

颜长江:他们为我们点起灯塔,打起了火把

颜长江和阮义忠现场交流。jack摄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5 |
我觉得在我看到这个展览时,我像看到历史一样,我觉得阮义忠可以被称为“教父”。我记得我在1998年,做过一个作品,叫《纸人》,就是摆拍。那时候就看到一本《当代摄影新锐》,就了解到,这种东西,人家法国人就已经做过了。后来李媚给我两本书:《当代摄影大师》和《暗房大师》,我后来每次进暗房前,都要读这那本书。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5 |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摄影师里,像我这样的年龄的,也就是30多岁以上的,基本上都受到了阮义忠的影响。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5 |

虽然“伟大”是一个很慎重的词,但我还是要用“伟大”来形容阮义忠先生所做的《摄影家》和李媚办的《现代摄影》杂志的结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学摄影的时候,对外界的信息很不了解。我感觉当时我们是在一个黑暗的地方去寻找道路,但是出现了两个人,他们是两个火把,这两个人就是阮义忠和李媚。我觉得是点燃了灯塔,打起了火把。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6 |

  我觉得这个回顾展,不仅仅是在展出作品,而且涉及到了摄影生存,这个策划得非常好。表现一个人,和这个人对于中国摄影的影响。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6 |

我是靠摄影吃饭的,我也自己经常做一些图片专题,我觉得阮义忠先生的这些摄影,可以被称为是“东方第一专题”。他以非常纯净自然的心态来拍摄,这种心态到现在,我们还是非常少见。我们没有阮义忠作品中的那种优雅,我们目前做得更多的是,把摄影当做匕首和投枪。所以看阮义忠的作品,那真是拍得太健康、太自然、太优美,我们都带着战斗的情绪,我们的局限性可能也在这里。


          颜长江,著名摄影师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7 |

     陈传兴:他每次都在暗房里喝红酒,听黑胶唱片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60s    光圈: f4.5

陈传兴在阮义忠作品讨论会现场发言。jack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7 |
阮老师的展览我有幸在国外看到,也在台湾看过好多。但今天在广东美术馆的这个展览,是我看过的阮老师最最完整的展览,他在国外拍得也很多,包括墨西哥等国,他去过的国家都拍过,但我们很少看到。能看到这次展览的人很幸福,因为阮老师连他小时候的照片都拿出来了。他把上世纪70年代他画插画时的那种青春的味道,以及不想念大学的那种张狂等等,都拿出来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7 |
阮老师很客气地说,他只是表现了对台湾的乡土的一种关怀,其实他并不只是这样。事实上,阮老师在台湾的摄影教学班,也非常大地影响了台湾的摄影界。不仅在摄影的技术上,甚至到摄影的观念、思想以及创作。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7 |

  阮老师看起来长得严肃,比较苦心僧的样子,千万别被他的长相骗了,事实上,他进暗房的工作是一种享受,每次手工放大完一张照片时,他自己会喝一杯红酒,会放他喜欢听的黑胶唱片。这就是彻底的享受。从我这二三十年接触阮老师来看,他对生活的享受,就像他对一些细节的追求一样,他是一个在家的居士,他也吃斋,他在吃斋上也是有要求的,即便是吃斋,那也是吃好的斋。



        陈传兴,台湾摄影家、符号学博士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8 |

陈申:阮义忠和方大曾50幅底片的感人故事我至今难忘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60s    光圈: f4.5


中国摄影出版社副总编陈申发言。jack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9 |
阮先生是在一个理想主义的道路上行走的人。除此之外,他对国内的一些年轻的摄影师在不断发现、挖掘、提携。在上次上海美术馆给阮先生办展览的时候,我在开幕式上说了几句话,我说阮先生在国内很有影响,曾经在这个展馆展出的摄影家刘铮,得到了阮先生的帮助,他通过他的杂志给这样一些年轻人制造机会。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9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中的一个摄影家的作品,这个摄影家很年轻,只活了25岁(注:1912年生,1937年在战场上失踪),就是方大曾。当我把方大曾的一些底片和照片给他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人很重要,他后来在整理出版方大曾专辑的时候,完全浸入了自己的感情。《摄影家》杂志第27期,就是方大曾专辑。前言写得非常感人,大致的意思是他借了方大曾的50幅底片,要拿到台湾精心制作,在《摄影家》杂志制作专辑发表,他带着这50幅底片和他太太袁瑶瑶坐飞机从香港回台湾,途中飞机遇到了剧烈的颠簸,一会儿飞机又趋于平稳,这时候阮先生说:我问我的太太,那一刻你想到了什么?他太太说:我想到了阮玺(注:阮义忠之子),因为他还没有成人,如果我们俩死于这场空难的话,那么我们的儿子怎么办?接下来,她问阮先生:你刚才想到了什么?阮先生说:我想到了我身上带的方大曾的50幅底片,他只活了25岁,这对他已经很不公平了,如果今天他的50幅底片再遭到不公平的话,那我就对不起死去的方大曾了。


         所以他完全浸入了他个人的感情。



         陈申,中国摄影出版社副总编辑


[url=]共7页[/url]<<<1234567>>>


阮义忠(31)   广东美术馆(10)   颜长江(79)   顾铮(86)   李媚(24)   吕楠(9)   陈申(2)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49 |
{:7_307:}{:7_307:}
30
发表于 2014-12-28 15:47 |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