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260|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D.科曼:大理有办国际一流摄影节的潜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5-16 05: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科曼:大理有办国际一流摄影节的潜质

发布时间:2010-08-01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作为2010大理国际影会的总顾问,A.D.科曼是个有些神奇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将“摄影批评家”作为职业头衔的人;他在摄影评论方面的著述甚丰并被译成21种语言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他还成立了“摄影评论网络档案馆”(photocriticism.com),并担任其总裁。该网站网罗了几乎所有关于摄影的著作;柯曼同时还是“盖蒂博物馆”的嘉宾学者和“传尔布莱特国际”的资深学者,并享受美国国家艺术家津贴和哈苏基金;《美国摄影》曾将柯曼列为了“1998年摄影界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科曼的神奇都对我显得有些遥远,他给我最直观的震撼是见面时的一句“我当然还记得你”,要知道我们两年前在SEE+画廊里仅仅有不超过十分钟的见面!这让我对科曼先生超凡的记忆力很是惊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28 | 只看该作者
 明天(2010年8月1日)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就要正式开展了,虽然科曼手头还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工作,但是通过本次大展艺术总监鲍利辉的引荐,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色影无忌的专访,在这里特别感谢科曼的太太安娜女士,早就听说他们的恩爱非同一般,本次由安娜女士为我担当翻译,我发现他们之间心领神会的程度已经超越了语言的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29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100    快门: 1/30s    光圈: f4.5

科曼夫妇在大展开始前接受色影无忌的专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0 | 只看该作者

大理有办国际一流摄影节的潜质


  色影无忌:您和大理国际影会之间的合作是如何开始的呢?

  A.D.科曼:我先是在大概2008年左右和SEE+画廊开始合作的,但是我和画儿(SEE+画廊的老板)认识已经很久了,我在SEE+做的第一个展览就是阿诺·拉菲尔·闵奇恩的《SAGA(传奇)》,我们的合作是从这个展览开始的。至于和大理的合作呢,是在去年第一届大理国际影会上画儿把我在SEE+策划的几个展览带到大理来,从哪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和大理方面一起讨论今年大理国际影会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您和太太的恩爱让好多人都感到羡慕(A.D.科曼的太太安娜女士出生在广西后移居香港),这是您了解中国文化的开始吗?还是说因为喜欢中国的文化才娶了中国太太?

  A.D.科曼:哈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一向以来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感兴趣,我之前也读过很多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和诗词因为我自己也喜欢写诗。那时在我能接触到的范围内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当然我对中国的摄影圈和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是在认识了安娜以后,但是我真的不是为了了解中国才去和安娜结婚的,哈哈!当然安娜对我深入了解中国摄影界有很多帮助,因为我是完全不懂中文的,通过安娜我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所以在中国,安娜就是我的耳朵和嘴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作为本次大理国际影会的总顾问对目前展览的运作进展感觉如何?

  A.D.科曼:因为很多展览还在布展中,我自己对于展览的总体面貌还没有看到,也许过两三天可以给你一个更全面的评价。不过从很多展览的空间以及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上讲都是一流的。大理的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常适合办摄影节的。我们这次邀请的一些国际大师像阿诺·拉菲尔·闵奇恩还有凯特他们也被鲍利辉先生邀请到巍山地区拍摄,他们都非常的高兴,我们感觉各种活动的安排都组织的非常好是世界一流的。大理这样仅仅办了两届的摄影节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1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100    快门: 1/30s    光圈: f4.5

科曼夫妇在大展开始前接受色影无忌的专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1 |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大理摄影节能办一万年

  色影无忌:前几天和鲍利辉聊起您,他说您对工作的检查非常仔细,在现场发现了一些介绍文字上的中英文翻译的错误

  A.D.科曼:哦,是的,我们聊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本身是批评家也是做文字出身的,所以对这些细节特别的注意,一发现问题我就会和他们讲出来,但是这些小的问题总是很难避免的,因为毕竟是涉及两种文化的差异。从大的情况来说大理做得已经不错了,这些翻译的问题一是可能时间太紧了;二是可能大理毕竟不像北京上海那样有很多的翻译人才。所以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提出这些细节的问题也是因为从内心我诚恳的希望大理摄影节能办的越来越好。所以那天和鲍利辉吃饭时我的祝酒辞是希望大理国际影会能办一万年,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科曼先生应该也都去过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的摄影节像阿尔勒摄影节、休斯顿摄影节,你感觉它们和大理摄影节之间主要的区别在哪?

  A.D.科曼:这些摄影节我都曾经做过顾问。我个人觉得从城市结构到地理位置来说大理和阿尔勒非常接近,因为他们都是比较小的古城,展场和展场之间基本靠走路就可以全都看下来。在展区很接近的情况下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不管是来参展的摄影师还是评论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对方。而休斯顿摄影节则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汽车文化盛行,如果你没有车或者不知道巴士的路线你就会非常麻烦。相比较来说阿尔勒和大理更适合举办摄影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2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在休斯顿摄影节上他们引进了一个非常正式的专家见面会,会有一些著名的批评家、博物馆美术馆的馆长之类的专家来和摄影家们见面,对他们给予指导。后来从休斯顿开始这种正式的专家见面会就成了很多摄影节的必要组成部分,当然大理摄影节由于刚刚第二届还没有这种尝试,但是我建议大理以后也可以引入这种形式的专家见面会。因为从休斯顿开始的这种专家见面会让摄影界的重要嘉宾有机会接触到展览以外的其他摄影家的作品,从中给互相之间带来很多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在摄影节上,新闻媒体也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摄影家的作品。我这次看到大理摄影节已经在模式上向着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摄影节发展,在这里有展览、讲座、研讨还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也做得不错,这一切都是向着国际一级摄影节的方向发展。我还看到这次大理努力邀请国际一级的策展人、批评家或摄影大师来和中国的摄影家接触,这就让摄影节的国际性成为了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觉得大理从策展的思路和展览的选择上与其他国际上的摄影节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A.D.科曼:通常国际上的摄影节也是邀请一个自己的策展人来策展,同时也邀请一些外来的不同层面的策展人策展,国际的展览和本地的展览相交叉这也是国际上摄影节的典型模式,从这个角度看我没看出大理摄影节和国际上的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还没有看到更多的展览,我也不能说太多,只是从这个运作方式上讲基本是一个国际化的摄影节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科曼先生这次为大理摄影节带来了很多国际大师的作品,像温·布洛克、哈罗德·范恩斯坦以及杰力·尤斯曼等人的。从我个人的观感来看,他们整体上偏重一些唯美的纯艺术路线,请问这是出于您个人喜好的选择吗?

  A.D.科曼:这些不是我唯一的兴趣,因为这几个展览都是为SEE+画廊而策划的,SEE+画廊是个商业性的画廊,所以我们之前策划的这些都是在国际上一流的,在商业上比较被认可的大师。而且从市场上来看,纯艺术的摄影比纪实摄影销售的情况要好一些,所以在SEE+策的展也是我们在商业上的一种尝试。从我个人兴趣来说,肯定不限于此,作为一个评论家我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对各种类型的摄影都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如果下一届我可以再做大理国际影会的策展人,我会真正的做一些为了摄影节而不是为了画廊的展览。一个策展人每一个展览在不同的情况都要考虑不同的观众群体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为了商业画廊策展就一定要考虑商业价值,而如果是为了摄影节则不需要考虑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5:33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喜欢什么类型的摄影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色影无忌:从这个话题我想了解一下美国摄影的“圈子”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在中国,可能因为对摄影的认识还有不足,有些概念没有明晰,这就造成一些搞沙龙摄影的和搞纪实摄影的以及搞艺术摄影的人群之间互相的不理解,有点各说各话的意思,我想了解在美国这些圈子之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A.D.科曼:在美国早期的时候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大家也分的不是很清楚的,那时他们之间也有过很多的争论,但是从60-70年代开始,美国的摄影教育发展的很快,那时很多美国年轻的摄影家都是在大学里边学习摄影,所以毕业以后无论你的兴趣是在哪一边,他们成长的基础都是在同样一个平台上,他们都在尝试了解对方的语言,然后就达成一个共识——不论你喜欢那一种类型的摄影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