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红山幻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寸间的光学极致 解析EF镜头尖端科技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38 |

SWC亚波长镀膜原理图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39 |
镀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减少反射,尽量所有的光线都通过镜片按照镜头设计的光路去走。尤其要避免的是无规律的反射,是对画质致命的伤害。而镜片弧度越大,发生无规律反射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传统的镀膜技术很难做到有效抑制反射。这时候,就必须依赖特殊的技术来解决这些特殊镜片。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39 |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0 |
SWC镀膜是一项基于仿生学原理的技术,科学家发现某些夜行昆虫的眼睛有着非常低的反射率,原因是他们的眼睛表面存在一些纳米级的微小不平整,因此借助这些不平整可以非常明显抑制反射光。
亚波长结构镀膜(SWC)在镜头表面形成一个小于可见光波长的楔形显微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持续改变折射率,从而消除折射率会突然改变的边界,能够实现比蒸气镀膜更理想的抑制反射效果。蒸气镀膜是镜头表面形成的一层小于可见光波长的薄膜,可以抑制光线反射,但随着光线入射角的增大,它的效果也会随之下降;而采用亚波长结构镀膜(SWC),即使光线入射角大,其防反射的效果依然出色。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1 |

佳能11-24mm镜头具备两组SWC结晶镀膜和ASC空气球形镀膜!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2 |
在实现原理上,SWC镀膜采用的非常特殊的结晶方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北方冬天结霜的样子),并非常见的化学染色,或者是蒸汽附着的原理。SWC呈现效果相当“科幻”。不过笔者猜测,是不是这种镜片如果用手碰一下,小结晶会倒一片呢……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2 |
·EF再次首发——ASC空气球形镀膜
这又是一个黑科技镀膜技术,虽然在目的上和SWC相似,就是为了减少反射,但是ASC作为一项佳能最先进的镀膜技术,无疑有着更加科幻的外形。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3 |

ASC空气球形镀膜是一种复合性质的镀膜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3 |
ASC镀膜可以看成是一种复合性质的镀膜,它又两个部分构成,下面的蒸汽镀膜可以看成是常规的多层抗反射蒸汽镀膜(是不是SSC超级光谱镀膜有待笔者验证);上面比较厚的部分是通过均匀地在涂层内部注入低折射率的气泡,形成的低折射率图层。这是一个传统抗反射镀膜的“升级版”,气泡层能够将传统镀膜“搞不定”的反射光做进一步削减,达到更加出色的效果。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4 |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4 |
同样的,既然是和蒸汽镀膜基于相同的技术,因此在应对超大角度入射光时候,ASC镀膜会出现效果的降低,这时候可以配合SWC使用,达到超强组合的效果(SWC用于大弧面,ASC用于平面或者小弧面)大家参考EF 11-24mm镜头结构,感受一下大感动黑科技带来的爽快感!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5 |

新100-400mm镜头就具备ASC空气球形镀膜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5 |
在一些长焦镜头,比如之前提到的100-400II上,ASC取代了SSC(超级光谱镀膜)作为了这枚镜头“主力镀膜”,而整个100-400II在全焦段锐度和抗眩光上的进步,应该或多或少的有功劳在ASC镀膜上吧。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佳能口碑最好的几只新镜头,除去特别便宜的一些,大半都有SWC或者ASC镀膜的加持。因此对于EF未来新镜头的期待,尤其是高级镜头,我们完全有理由给予更多的期待。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6 |
·小镜头福音——STM步进马达
单反相机相对于手机和其他种类相机最大的优势是对焦速度快。现在很多手机厂商宣称自己的对焦检测可以到0.X秒内完成,似乎大家觉得非常厉害,黑科技了!不过这里笔者还是要普及一下,佳能单反的独立相位对焦检测装置(也就是那些对焦点)的刷新速率是毫秒级的,也就是千分之一秒级别。而对焦系统的整体速度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考量方式,结合了对焦系统检测速度,镜头的驱动速度,电路响应时间……而如果以单反微单体系来说,最大程度决定对焦体验的是镜头驱动。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8:46 |
作为目前最为庞大的单反镜头群,佳能EF系统在售镜头中涵盖了1987年到现在的各种产品,而我们也能特别明显的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镜头驱动系统有一个多么彻底的演化。今天笔者就两个最核心的驱动技术——STM步进马达和USM马达进行说明!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