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吉拉:往返中国与巴西间的天使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1 |

色影无忌:我想以后两国之间不仅会在艺术上进行合作,同时应该还会在经济、农业、教育、医疗等很多方面

  米杉:是的!不过我们的交流中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巴西很少有人讲英语,(巴西人多数讲葡萄牙语。编者注)甚至中国说英语的人都比巴西的多。在圣保罗有很大的日本人聚居区,巴西是日本以外日本人最多的国家,很多商店标识都是日语的,日本人在巴西开办了各种的生意。但是中国人的聚居区却很少。很多在巴西的中国人也仅仅是在经营快餐生意。几乎在每个村庄都有中国人开的快餐店。这里有个很好玩的故事,王福春到巴西以后我们找不到中文翻译,于是文化部的人只好跑到中国快餐店去四处打听,最后找到一个做快餐的中国厨师来当翻译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2 |

色影无忌:在早期,巴西的摄影师都是靠互相交流来学习摄影的吗?因为安吉拉曾说过巴西早期没有任何的摄影学校或是摄影课程。现在巴西的摄影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安吉拉:现在在巴西有很多大学教授视觉传达、报道摄影之类的课程,还有一些私人学校也会教授彩色摄影、摄影语言之类的。也有很多教授纯艺术的摄影课堂。巴西过去曾经有一个国家级的摄影学院,也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可是现在它缩小了规模变成了一个视觉艺术学院的分院。现在那个学院里摄影课程不仅仅面向摄影师同时也对绘画、视频、雕塑等专业的学生开放。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3 |
 在我看来,现在给摄影的空间变小了,可能摄影师也有他们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较之以前的巴西,摄影状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摄影师现在是一个非常有组织的群体,我们和政府之间有非常良好的沟通。政府会支援我们很多的项目,比如在展览、拍摄、旅行等方面。所以在巴西做摄影有很多的通道,摄影师也有很多的方式可以出版自己的画册,这是非常好的变化。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4 |

参展摄影师 Joao Urban 作品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5 |

  色影无忌:既然1840年摄影就进入了巴西,那在1840到1980年之间,在巴西的摄影界发生了什么?

  安吉拉: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的摄影历史非常有趣。有一个法国的摄影师Hercules-Florence,他于1824年来到巴西,他在那时就发现了“阳光印像法”。后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的柯达摄影中心,人们证明了从某些方面来说在巴西比达盖尔在法国更早就开始了关于摄影术的尝试。大概是在1842或是1843年左右就是摄影术被发明的最初几年,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到巴西来拍照,因为对他们来说巴西具有原始的异域情调。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6 |

 在那个时期,巴西有一个葡萄牙的国王,叫做彼得二世。有个法国的摄影师带来了达盖尔法摄影术并且邀请他来参观,彼得二世立刻就喜欢上了摄影,他自己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于是他为很多很多的巴西摄影师提供帮助,他在位的60年里一直持续的支持巴西摄影事业的发展。他本人还是个摄影收藏家,他执政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摄影收藏,那都是非常重要的收藏,现在被保存在巴西国家图书馆里,在世界范围内那都是非常重要的摄影收藏。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17 |

色影无忌:看来在巴西有一段很不错的摄影发展史。我们还是回到当下的摄影状况上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还相对比较闭塞,摄影师接触的外界信息不多,那个时期布列松式的摄影风格影响了很长时间。我很好奇对巴西影响比较大的摄影师是谁呢?

  安吉拉:那我们还要说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二战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还是一个法国摄影师叫 Jean-Manzon来到巴西,他得到政府的帮助,开展了很多摄影计划,他的摄影风格影响了很多的巴西摄影师,尤其是报道摄影方面。他在巴西开设了摄影课所以影响更多的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受到北美、瑞典以及比利时摄影的影响。那段时间巴西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摄影杂志叫《现实》,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巴西人。就像美国的《生活》杂志一样,它给摄影师提供非常多页码而且非常大幅面的展示空间。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0 |
在今天人们可以很容易的从亚马逊等网店购买各种画册。有人喜欢布列松,有人喜欢马克·吕布,无论是谁都可以很容易的买到他们的画册,今天的人很容易的得到外界的信息,所以很难讲在巴西是具体哪一位摄影师影响到今天的巴西摄影人。一定要讲的话,大概有两位吧,他们都是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一位叫Miguel-Rio-Branco;另一个叫Mario-Cravo-Neto。他们两个在八、九十年代在国际都很知名。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2 |

参展摄影师 Joao Urban 作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3 |

  色影无忌:我在你展览的前言中看到,你并不是想展示巴西的面貌,而是想把巴西摄影师有诗性的那一面展示出来。

  安吉拉:我不想让人们对巴西摄影只留下足球、桑巴舞、美女、风光之类的简单印象。我们选择的摄影师都是有一个至少一年以上的长期的摄影计划,这样可以对巴西有个非常深入的认识。这个想法就是看到巴西摄影师如何深入一个不一样的巴西。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4 |

 色影无忌:在展览中,我发现很多摄影师都很关注边穷地区的生活。这是巴西摄影的一个传统还是你特意选择的这样的摄影师来参展?

  安吉拉:在巴西有很多摄影师都在关注这样的题材,很多人在关注社会的问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不想只呈现一个神秘而原始的巴西,我们要给世界看到巴西的发展,巴西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一个更真实的巴西,也许在下一个展览我们会展览更多巴西的发展与变化。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6 |

  米杉: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只是向中国介绍巴西的摄影,让人知道巴西的摄影发展到什么状况了。也展示一些能引起中国人兴趣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平时看不到的巴西的另一面,首先要引起中国观众的好奇。但是并不是刻意的展示所谓巴西文化中神秘的东西,而是真实的平时不为人知的底层百姓生活。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6 |
 安吉拉:总之我们就是想选择一些在做长期摄影计划的人,在他的镜头里可以记录下一个地区的变化,所以中国这边我们选择了王福春,他长期在中国的火车上拍摄的专题很有意思。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7 |
 米杉:同时我们对阿音也有兴趣,是因为他记录了蒙古族的教育情况是什么样的。这些摄影师都是靠摄影为生的,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相机,但是真的把全部的激情都投入到摄影上的却还是少数,我们就是要寻找这样的人。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5:28 |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8s    光圈: f2.5

安吉拉和米杉在接受色影无忌的采访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