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红山幻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购全幅无反相机前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6 |

OVF 光学观景器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6 |
至于EVF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时滞的问题。我们习惯了使用光学观景器OVF取景,观景窗里的画面就是主体实时的情况,光学取景是没有迟滞的,反应也更加直接。反而使用EVF或LCD取景时,由于画面要经过处理,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延迟,当大家看到这画面再接下快门时,其实这个画面已经过去了,对于拍摄运动、小孩、摆镜方式之类较着重反应的题材时,摄影师可能会更为吃力。当然,拍摄静态题材时,EV的表现已足以应付。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6 |

全画幅拍摄作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7 |
由于单反相机在拍摄时,需要升起反光镜,所以OVF在曝光时会有短暂的遮黑时间。不过大家不要以为用EVF就没有遮黑,无反相机也是使用机械快门来控制曝光的,当曝光完成快门后帘关上时,EVF也会有不短的遮黑时间。反而在连拍的时候,无反相机受EVF取景时滞加上遮黑影响,取景画面还远不及OVF清晰流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7 |
EVF跟OVF 的另一个分别,就是在极低光源下的画面亮度。例如我们在拍摄星空时,即使环境十分之暗,使用 OVF还可以隐约看到地平线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物。但使用EVF时,由于光源的讯号太弱,取景画面往往变成漆黑一片,而噪点也随之出现,影响构图及对焦。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8 |
起动响应
除了观景器的时滞以外,大家也要考虑一下相机的起动时间。使用全画幅单反,由于OVF观景器不需要时间启动,所以无论是由关机至开机,或者在待机模式下按半下快门唤醒相机,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8 |
反而使用全画幅无反相机,EVF始终需要时间启动,所以开机及唤醒相机要待一会才会显示画面。对于拍摄静物来说,这些等候时间可能是无关痛痒的。但突发的情景往往在大家意料不到时发生,生活中精彩的一刻往往在你等开机时溜走,这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8 |
对于常用重量级镜头的影友,除了考虑器材重量之余,也不能忽视拍摄时的器材重量平衡。毕竟整体重量仅是运输的过程,上手操作的实际重量感就十分重要。无反虽轻巧,但用于长焦之类有一定重量的镜头时就显得“头重尾轻”,整体重量不平衡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摄影师较容易疲累。单反机身虽然较为稳重,不过就设有附合男士手掌尺寸的手柄位,长期手持下更贴手,握感较舒适。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9 |
操作性能
高阶相机与入门相机的其中一个最大分别,就是相机的操控。入门相机的机身按钮较少,很多时需要进入菜单来改变设定,例如白平衡、感亮度、对焦模式等。但高阶相机就会在机身上提供更多专属按钮,让大家可以实时更改设定,操作上更得心应手。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9 |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09 |
虽然现时的高阶全画幅无反相机已经提供不少机身按钮,以索尼A7R II为例,机身就有15个功能按钮以及两个转轮,同时更有独立曝光补偿转盘。不过由于要迁就小巧的机身设计,相机的按钮不及同级单反多,而且集中在手柄方向的右边,左边就只有一 个菜单按钮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10 |
至于全画幅单反,通常都会提供较为完备及正统的高阶相机操控方式。以佳能EOS 5DS 为例,机背两边、机顶及前方就有21个功能按钮,加上两个转轮以及一个十字方向按钮,操控上更为方便及专业。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10 |
进灰概率
一些无关痛痒的相片,用手机拍摄就可以了。大家用全画幅相机拍摄的相片,相信都是较为重要、较为有意义的相片,所以在相机的可靠性方面不能不作考虑。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11 |
现今的无反与单反都已设有感光元件除尘功能,不过进灰情况还是能免则免,因为一些带有黏性的尘埃是较难清除的。单反相机由于有反光镜组阻隔,在非拍摄情况下快门帘又会紧闭,所以在换镜时入尘的机会就得以大大减少。相反,无反相机一除下镜头就会直接见到感光元件,换镜时相当容易进灰,感觉更加战战兢兢。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12 |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