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23.4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9 13:00 上传
1.jpg (123.4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9 13:00 上传
陈复礼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关于中国当代摄影
蔡萌:1979年,来中国大陆办个人摄影展的背景是怎样的?
陈复礼:那是我第一次在大陆举办个展,也是内地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境外华人摄影家的作品展。当时由新华社牵头,促成了这个展览。先有香港预展,再在北京美术馆首展,然后在全国巡回展览,前后历时2年。
蔡萌:您是如何评价和分析为什么1979年您的作品展会在大陆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陈复礼:当时中国内地的文化艺术刚刚结束了长期封闭的状态,人们很渴望看到世界上的艺术天地。以前摄影只是政治宣传的工具,突然间看到,摄影原来可以是那样美好,充满诗情画意的,所以对当时中国大陆的摄影界影响较大。
蔡萌:1980年代,您的作品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在中国大陆传播?
陈复礼:我在内地的摄影展经过20多个省市的巡回,直到80年代初结束。80年代是我最频繁进入内地拍摄的时期,陆续有些地区主动举办我的作品展,也有出版社出版我的摄影集。因为摄影图像对刚刚起步的旅游开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80年我参与创办的香港《中国旅游》画报常刊登我拍摄的内地风光。《中国旅游》和我创办的《摄影画报》在80年代都得以在内地发行。
蔡萌:您是如何看待1980年代以来,由您引起的在中国大陆兴起的风光摄影热的?
陈复礼:这显然是一件好事,对“文革”后艺术摄影在中国内地的复苏起了作用,毕竟风光摄影是美好的,容易推动摄影艺术的普及。
蔡萌:在后来产生出来的众多风光摄影作品中,您觉得有哪些新的创造跟发展?
陈复礼:这个问题很大,我难以说得清楚。
蔡萌:80年代的《现代摄影》曾经得到过您的支持,能否评价一下这本杂志的价值?
陈复礼: 《现代摄影》在当时是新生的刊物,它提倡新的思维,探讨新的摄影路向,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
蔡萌:您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纪实摄影如何评价?
陈复礼:90年代的纪实摄影潮流,相对于“摄影为政治服务”时期的“不真实”倾向,及后来泛滥的唯美倾向,是有积极意义的。我认为任何一种潮流在当时无论是强是弱,都不应该去贬抑其它流派。
蔡萌:您曾提倡过“建立起画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新风格”,这其中的“写实”与“纪实摄影”中的“纪实”有何区别?
陈复礼: “纪实”和“写实”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说的“写实”,除了形象的写真外,也包含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而“纪实”,则偏重于对客观形象和事件情节的记录。
[1] 丁遵新:《陈复礼传》(国际版),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32页。
[2] 同注释1。
本访谈由陈一年进行整理
陈复礼(6) 黑白上色(5) 新视界(5) 手工上色(24) 摄影(2686) 影画合璧(11) 第三性(1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