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红山幻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信老法师!解密那些不靠谱的摄影常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4 | 只看该作者

高像素机型越来越多,机震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4 | 只看该作者
在数码时代初期,包括到佳能5D2的时代,安全快门是焦距的倒数这个原则基本上都是成立的,但是打破这个原则的临界点是2012年发布的尼康D800。从D800开始,大家忽然发现安全快门是焦距倒数似乎行不通了,随后的索尼A7R,佳能5DS等机器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像素提升到一定水平,这个使用概念就会发生变化,在高像素时代,安全快门在高像素机身上可以看作是镜头焦距的倒数乘以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4 | 只看该作者

高像素机型下,安全快门不再是焦距的倒数,而是倒数的两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理论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源自于机身快门震动对于像素的影响。在按动快门时,像素会或多或少的产生震动,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同时间下每个像素都会移动相同的距离,当移动的范围仍然让成像位于这个像素点内时,就不会发生模糊,否则就会模糊,很显然,随着像素提升,单个像素大小就会增加,当像素超出了一定的移动范围时,我们就无法得到清晰的影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5 | 只看该作者
·降低安全快门 靠防抖,更要靠机身防抖
在高像素时代,要想让快门速度慢下来,还是需要防抖来实现。但是与现在不同的是,我们可以发现光学防抖目前已经很成熟了,算是到了一定的瓶颈期,目前光学防抖普遍停留在4档-5档防抖效果,而且镜头防抖的局限是对于机身震动难以消除,所以未来相机的防抖发展趋势将会是机身防抖,而且机身防抖技术,还可以让更多老镜头具有防抖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来,防抖的发展趋势是镜头+机身双重防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来,在没有防抖的高像素机器上,普遍看来焦距倒数是拿不稳的,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才能保证画面的清晰。但是不管怎么说,安全快门并不安全,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需要稳定的拍摄环境,高ISO或者大光圈或者三脚架,这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9 | 只看该作者
·点测光要比全局测光更精准?
下面一个问题是拍摄时的测光问题,拍摄时进行测光,有些朋友总会把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拿出来说事,笔者也通常会听到例如“拿点测光测一下高光,再测一下暗部,然后取中间值”这一些看似是“区域曝光法”的拍摄方法。区域曝光法是正确的,但是点测光真的这么神奇吗?简单的取中间值,或者使用某一点测光进行拍摄,真的能替代补光效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19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成为了很多“点测光”拥护者的至上宝典,那么数码相机点测光一定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0 | 只看该作者
笔者想说的是,在数码时代,其实“区域曝光法”已经从拍摄方式上变成了后期指导思想,在拍摄上使用区域曝光法进行测光并不准确,大光比下点测光不一定一定比机身的全局测光更好。为了解释清楚,我们把大光比环境分为两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0 | 只看该作者

之前我们使用测光表获得更精准的测光数据,但是并不能说点测光具有多么神奇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1、人像拍摄 点测光没有那么神奇
大光比拍摄人像,基本上都会习惯性用点测光对准面部进行测光,这是没有错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点测光没有那么神奇,不是逆光拍摄使用点测光对人脸进行测光就能保证准确。逆光下,我们还是需要借助闪光灯、反光板等等的帮助,单纯使用点测光就能拯救人像,是天方夜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点测光只是个测光方法,不要把点测光想的多么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2、拍风光是关键,善用亮部重点等功能
拍摄风光时,一般使用点测光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保证亮部不过曝,所以现在很多机器加入了全局测光下的亮部重点功能,拍摄的时候可以保证亮部区域不过曝,比起使用点测光进行计算要准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经常拿出类似于这张图来说点测光的使用,但是其实这只是个指引,并不是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