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心生态摄影分享摄影篇:景深,是个美妙的东东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9:55 |


广角镜头:左边为佳能16-35/2.8,历右边为尼康17-3.5/2.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9:56 |

70以上的镜头叫长焦镜头,数值越大,越像一个望远镜,如拍荷的用500焦段,拍鸟的、拍野生动物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能叫望远镜了。长焦镜头不会造成画面变形,但在将远处的景物特别是背景拉近时,会带来较强的压缩感,这种压缩感在人像拍摄中呈现的效果是很迷人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32 |


长焦镜头:左边为尼康70-200/2.8,右边为尼康800/5.6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33 |


运用长焦的远端拍人像,远处的风光被拉近,就好像与人像压缩在一起,紧贴着人像,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35 |

而28-75焦段的镜头叫中焦镜头,他们的拍摄范围介于广角和长焦之间,画面比较接近我们人眼的习惯,所以一般不会变形。其实,通过焦距的说明,摄影的第二个魅力已经出来了,那就是广角和长焦画面都是我们肉眼所不一致的,有其独有的特色。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37 |


中焦镜头:左边为佳能24-70/2.8,右边为尼康24-70/2.8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38 |

最后一种镜头,定焦镜头,焦距是固定的,镜头上没有焦距旋钮,我们无法通过改变焦距来拉近或拉远拍摄物体,只能通过前后走动来调整与拍摄主体的距离达到变焦的结果。定焦镜头要强调的就是其成像效果优于变焦镜头,理论我就不讲了,我懂得也不多,但这个结论绝对是对的哈。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0 |


定焦镜头:左边为尼康85/1.4,右边为佳能50/1.2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1 |

好了,可以说焦距和景深的关系了。焦距越大,也就是数值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好,而焦距越小,数据越小,则虚化越弱,画面整体越清晰。这种感觉大家会有的,在使用广角镜头时的最小焦距,如12端时,即使你的光圈开到最大,你会觉得画面都基本还是清晰的,没啥虚化。因为这时的景深基本覆盖了画面。使用中焦镜头时,随着你将焦距从28旋到75时,在2.8的光圈下,景深开始变浅,虚化的效果逐步呈现。而超过75,特别是100以后,在2.8的光圈下,虚化开始越来越强,与你的对焦点无关的画面都开始模糊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4 |

不过,长焦镜头的一个特点是,尽管可以虚化很厉害,但景深一般还是能够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的,我们聚焦的主体,不管是人还是荷,整体还是很容易拍锐的。所以使用长焦镜头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将主体和虚化完美的整合在一起。而微距镜头就不一样了,由于其景深非常的很浅,一不小心,我们的主体就不能整体清晰了,因此,经常看到的画面是蚂蚁头部清晰,中间就开始模糊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4 |


很小的蚂蚁拍出后较大,头部清晰,尾部就已经模糊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6 |

拍摄距离:最后一个影响景深的因素就是我们镜头距离主体的拍摄距离了。关系:镜头距离拍摄主体越近,景深越浅,虚化越强;越离拍摄主体越远,景深越深,虚化越弱,画面越清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6 |
 最后,光圈、焦距和距离对景深的影响是叠加,也就是会加强的。几种场景让大家理解:
  1、使用70-200的镜头,光圈开到2.8,焦距旋到200,距离主体7米左右拍人,应该还拍不了整个身体,主体后面的背景基本完全虚化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7 |
1
70-200头拍摄,光圈2.8,背景完全虚化,人还拍不完整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9 |
  2、使用70-200的镜头,光圈开到2.8,焦距旋到200,贴着一朵花,拍距离主体4-5米左右的另一朵花,前面这朵话将虚化为一层浅浅的色彩,而后面那朵花的背景也会虚化,非常迷人。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