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这时候您不难发觉对焦距离越近,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对焦距离越远,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所以,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使用道具 举报
1.jpg (35.4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7 15:28 上传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其实很简单。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所以就没有像数码相机一样的问题,因为感光元件(就是底片啦)并没有缩小,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135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光圈快门的组合无法自己控制,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光度去配合了。
1.jpg (46.45 KB, 下载次数: 0)
2016-2-17 15:30 上传
噪点 噪点是数码相机当中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但是,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大尺寸元件的噪点,会比小感光元件的少,为什么呢?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每点像素(pixel)就是一个格子,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点,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尺寸大的感光元件,格子也会比较大,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而每一格的噪点讯号在比例上,会比小型元件的小,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就自然会感觉噪点少一点。
1.jpg (89.25 KB, 下载次数: 0)
2016-2-17 15:34 上传
1.jpg (48.72 KB, 下载次数: 0)
2016-2-17 15:35 上传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感光元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说完数码了,该说说传统的底片。底片有噪点吗?其实是没有的,然而随着底片的感光度增加,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1.jpg (48.58 KB, 下载次数: 0)
2016-2-17 15:37 上传
那动态范围呢?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其实这只对了一半。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1EV,大概一般的单反都比它好了,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我们都会追求准确的曝光,这就是另话了。
1.jpg (42.31 KB, 下载次数: 0)
2016-2-17 15:41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