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每个项目的策划,首先是基于传播。传播效果不仅是ISEE大师工作坊工作的重点,更为重要的,它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它是策划的起点,也是拍摄的起点,更是编辑的起点。对传播效果的准确预估,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 怎样实现传播的最大化?我想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策划都讲求人情味,贴着人心做文章。现代传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情动人,让人在看了这些照片之后能够感同身受,情为之动。 第二,强调戏剧性,没有戏剧性的故事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策划。戏剧性就是让人吃惊的方式,就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方式。比如《万岁·万宁》《大沥·创新》(谐音“大力创新”)这样的标题本身就会引人入胜,令人充满好奇。 第三,强调故事性。没有故事性,你也不可能实现有效传播。所以我们所有的策划都要围绕故事来展开。比方大沥的 “舞狮少年”,它反映的是大沥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之地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所做的努力,由此反映大沥一代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第四是具体化。我们的文案设计、我们的拍摄、我们的编辑,以及展览和图书的设计都会高度注意细节。没有细节就谈不上专业,没有细节便永远达不到极致。 最后一个是讲求微创新。我们处在一个人类智慧高度发达、人类智慧高度融合的时代,无中生有的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往前迈出的一小步而已,这就是“微创新”。在传播上,这种微创新既能让普罗大众接受,又能出乎意料,效果反而更好。 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工作成果的传播方式讲求立体化,具体为“手上、网上、纸上和墙上”。 “手上”是指手机。微信、微博、手Q等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接受讯息、交流讯息、发表评论最重要的途径,而这一切的终端,就是手机——手机在今天几乎变成了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器官。所以说,现代传播是得手机者得天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王府井大街做展览?就是看上了那里巨大的人流量:每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等至少有三十万到五十万人次,哪怕其中只有百分之十的人看了我们的展览,并拿起手机拍照分享,那传播广度也是巨大到令人咂舌。 “网上”就是网络传播。这里要特别感谢腾讯网对我们的巨大支持。网络传播仍然是当代最为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手段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网络传播仍然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为了实现网络传播的最佳效果,我们通常会依据网络的特点特别编辑一套适合它们的图片故事,强调趣味性和关联性。 “纸上”是指纸媒体。就是借重纸媒固有的权威性,侧重于专业领域的传播。纸媒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纸,一类是图书。我们一直跟中国最大的摄影专业媒体《中国摄影报》合作,实现专业领域影响力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重要文本,图书是我们工作坊特别重视的。有了图书,就可以把整体的策划、全方位的思考、每个过程中的对话、对整体项目的专业理解,以及每个摄影师的感想与焦虑、他们在工作坊期间的经验和教训,都放入其中——图书能够完整、充分、多方位地呈现我们的创新成果。另外,图书也会在长久传播和资料保存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墙上”指的是展览。不管是王府井大街还是北京地铁中的展览,凡是上墙的照片,我们都要根据墙上传播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和编辑,不管是《万岁·万宁》还是《黄河口·大湿地》,以及未来《大沥·创新》的照片,我们都会强调单张照片的独立性、叙事性和视觉震撼力。 ![]()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9-30 19:3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9-30 22:0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9-30 22:0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9-30 19:3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9-30 22:0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9-30 19:32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欢迎光临 光影中国网 (http://sy.01ny.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