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讯 (记者张景)10月9日,光影中国网四川站组织的“古路村”拍摄活动圆满成功,5人参加了本次拍摄活动。
活动合影
当天,光影中国网四川站小分队一同前往的“古路村”拍摄活动。出门见山和外界与世隔绝,嫁进来的媳妇再也回不了娘家,买回的小牛长大了无法卖出去,买盐买布只能通知木梯和藤条,这里就是悬崖上的村庄——古路村。古路源于石头滚下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后来写作古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铁道兵发现荡着藤条从天而降的彝族山民,才在关键山口修建了三百多米的钢梯,从此,媳妇也可回娘家了,看病也可到金口河814厂医院,山货也可以背下山换钱了,但物资运输仍然不便。直到2003年大渡河修水电站,电力公司出资修建了一条可供骡马通行的路,大大方便了山民的进出,即使这样,靠人背马驮,一瓶啤酒运到古路村也要加价两三元钱。
铁路后面的山头上当地政府修了一条索道,可到达古路村的山腰,听说还没有验收,至今无法运行。山的这边前两年在骡马道的一边修了铁链水泥的护栏,以防走路时发生危险。 这是光影中国四川站第二次去古路采风,也想念那里的山和那里的山民,他们勤劳、纯朴、厚道,去过一次就忘不了。我们想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真实的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希望有更多人对他们了解而不是误解,怀着这样的感觉,即使再难,我们也将进下去,在同样的人物和同样的场景,反映不同时间的生活。摄影师们用镜头定格山民的淳朴,圆满结束本次采风活动。
古路村
古路村
古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