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栀子蓝铃 于 2018-3-12 11:20 编辑
南阳新闻网讯 (记者张景 通讯员柳玉太)2018年,全市移民工作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开展“移民创新发展深化年”活动为载体,转变思路,创新观念,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培育壮大移民特色产业,聚焦移民脱贫攻坚,持续推进移民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增加移民收入,力促移民社会稳定,改善移民生活环境,推动移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全市移民工作以开展“移民创新发展年”活动为载体,统筹南水北调和老库区移民发展,突出移民项目建设、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创建、信访稳定等工作重点,全市移民经济较快发展,移民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2018年,全市移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完成移民后扶项目投资1.4亿元;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92亿元,受益移民30余万人;开展“美好移民村”创建,对移民美丽乡村实施保位晋级;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后续工作扫尾,确保顺利通过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验收;移民持续保持稳定,信访总量同比下降。围绕这一目标,我市移民工作将以开展“移民创新发展深化年”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转变作风,加强攻坚,确保移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强化项目支撑 发展移民产业
移民工程,是一项脱贫致富的发展工程。从3月份起,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全面完成2017年以前年度遗留项目任务,开工建设2018年新安排的项目。对未开工项目倒排开工时间,明确完成时限;对在建项目要利用春季黄金施工期,编制项目计划,完善项目要素,确定进度目标,抓好项目管理,严把项目质量关、验收关。认真落实“强村富民”规划,围绕生产发展储备、筛选项目,解决好项目用地、环评等制约因素,保证项目及时落地,确保资金效益。
补齐发展短板,实施贫困移民精准扶持。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把后扶资金向7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移民区倾斜。大力引导移民村重点发展有直接收益的生产开发项目,为贫困移民提供稳定增收的保障。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对发展产业的直接补助、担保服务和保险保费补助等扶持政策,为贫困移民生产开发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强移民培训的实效性、规范性。进一步扩大培训面,以服务移民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为切入点,加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服务等培训。
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移民经济。坚持把扶持资金向生产发展上转移,鼓励移民村进行土地流转、激活零散土地。培优培强一批移民企业,稳步推进移民企业挂牌上市。积极推进移民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试点工作。通过发展项目来流转土地、输出劳务,带动产业发展、投资回报,提升项目效益,实现企业、集体和移民个人利益的多赢。扩大分散移民扶持模式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移民经济实体。
完善基础设施 创建美丽乡村
移民工程,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美好移民村。巩固提升移民美丽乡村创建成果,对已命名的73个村实施保位晋级。启动“美好移民村”创建工作,力争我市一批移民美丽乡村跻身省级美好移民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力争到2020年建设初见成效,创建命名率达到60%以上。
迎接南水北调移民安置验收,搞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加快解决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省级技术验收反馈的问题遗留,动态开展移民房屋修缮,建立维修台账,跟踪抓好落实,保证维修质量;解决库底清理遗留,拆除遗留的个别桥梁、堤坝,协调处理好库区2万亩生态林问题。做好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工作,密切关注库周移民生产生活状况。
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创建平安移民区。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水平,提升排查化解能力、基层创建成效、群众满意度。持续抓好民主法治村创建,着力抓好移民村民主化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完善“三会两组织”和党建服务平台建设,开辟移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渠道和诉求解决渠道,促进移民深度融入。
改进工作方式 提升保障能力
移民工程,是一项检验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改进移民工作方式,提升效能。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大胆改革创新,突出做好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结合移民工作实际,对资金分配、项目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及时进行研究,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实施移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移民美丽乡村建设上,确保活动成效。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构建全市移民系统良好政治生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移民工作领导能力建设。扛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项目监察和效能问责常态化,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运用到移民工作当中。加强系统内控体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