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来历有一段传说,是从门神开始的,准不准确那就不好说了。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因杀伐太重,每晚必做恶梦,梦见小鬼找他,睡不着觉,将领们听说了,秦叔宝拿着一对瓦面金锏重二十余斤,尉迟恭拿着一对水磨竹节钢鞭,重45斤,主动要求给李世民站岗,之后李世民再没有做恶梦。李世民知道他们每晚都站在门外,确实辛苦,叫来画师把他们的模样画下来贴在门上,传到民间就变成了门神。 到了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板年画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作中心,四川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家。 绵竹年画色彩鲜艳明快,线条古拙流畅,古韵新貌魅力依旧。制作程序和特色全在于手工施彩和勾线,民间艺匠通称有以下几种:明展明挂、勾金、花金、印金、水墨、常形、掭水脚七种技法。在绘制风格上,绵竹年画既承传了唐代手工绘制年画的制作风格,又继承了唐代之后雕版印刷年画的风格。 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汉民族风尚。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