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光影中国网社旗部20余名影友,驱车行走在狭窄的乡村小路上,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距离县城30公里的兴隆镇塔前村,教育大院就在塔前村,是由社旗县中学高级教师秦远晴创办的。
秦老师的家乡塔前村地处三镇交汇处(俗称三不管),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可谓穷乡僻壤。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村子两委班子率领全村广大干群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田林井渠路电配套,疏菜基地一望无际”。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人口不到千人(926人)的塔前庄近年走出了十二位硕博士(其中5位全日制博士,6位硕士),本、专科人才更多,远远高于全国和南阳市、社旗县的平均数,成为村民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近两年,党和国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要振兴,教育需先行。秦老师是教育的行家里手,在职时,把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退休后仍发挥余热,在家乡及省内外做报告,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法。看到自己的家乡涌现出这么多人才,他很高兴,决心为家乡教育再添一把力,再鼓一把劲,助推教育兴旺、乡村振兴。于是,他利用老家闲置的宅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翻旧为新,办了个“教育大院”。 “教育大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为方向,以“教育”为主体内容,以庭院为平台,以展览活动为载体,以“看、讲、听、说、写”为抓手,以村上先进人物为“楷模”,为推动形成良好学风、优良家风、文明乡风而努力。 教育大院门楣上由本村学子省书协会员秦立慧书写秦老师创办的教育公众号名字“教育大家庭”,堂屋是优秀学子先进事迹展室。东厢房是会客室“聚贤室”,西厢房是“思源”室(计划为村史馆)。二层楼为“墨香”室和“琴韵”室,以培养高雅情趣。庭院东侧为“读书郎”厅,作培训学子之用;庭院西侧为“耕乐园",种植花木和蔬菜,耕读结合,以怡养身心。 本期“楷模的力量”春展,集中展示塔前村11位硕博及部分本科生的求学经历、工作业绩、对家乡学子的寄语等。 现在尽管条件还比较简陋,但各项事宜已安排妥当, 春节期间,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开始向乡亲们和各界人士开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