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凯胜教育马骥老师消防官兵宣讲红色故事:《有胆有识的鄂豫边区省委书记张星江》。1928年,张星江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经常向农民宣讲通俗的革命道理,培养发展党员。1929年,张心一村建立中共支部,张星江任书记。1930年10月,中共鄂豫边特委建立,张星江任委员。之后,张星江调任中共南阳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冬,张星江赴江西中央苏区,代表鄂豫边人民参加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委员,列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8月,工委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庙里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张星江提出:“必须建立武装,以武装斗争来打击敌人,壮大革命力量”。边区工委开始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决定建立桐柏游击区,为建立鄂豫边革命游击队做了许多工作。1934年11月,红25军从大别山出发西征,到达桐柏山区,张星江负责接引。张星江带领红25军挺进伏牛山,跳出国民革命军的围追堵截,使红25军脱离了险境。1935年7月13日,鄂豫边工委在桐柏平氏西南高山上的白莲洼召集各县负责人会议,商讨组织游击武装斗争问题。15日黎明,被桐柏县第五区民团包围,张星江不顾个人安危,将敌人引走,使其他4人得以脱险。同年秋, 中共鄂豫边工委与中共河南省委合并,成立中共鄂豫边省委,张星江任书记。张星江带领游击队长途奔袭,1936年3月27 日在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夺得短枪6支、长枪8支。第二天,在转移途中与国民党保安团300多人遭遇,张星江带领游击队边打过撤。临近黄昏, 又在姬岭寨遭到增援之敌的截击,情势十分危急。张星江当即令副队长陈香斋带队突围上山,自己殿后,战斗中,张星江壮烈牺牲。遗体葬于姬岭寨附近山坡上。1957年,移葬于泌阳烈士陵园。
讲好红色故事的意义是要能够将红色基因传承得更好,能够把红色精神内核嵌入到心得社会历史框架中,进而换发新的活力,成为砥砺前行的动力。使红色故事中的“斗争”精神,激励年轻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及一时的难题,做满满正能量的“圣斗士”,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主动把自己摆进“大局中”,迎难而上,担起匹夫之责,迎势而立,为党和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