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5-15 09:43 编辑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乔保同应邀到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授课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5月 12日,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乔保同应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邀请,在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为历史学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文明在宛--中华文明探源南阳进行时的课堂教学”的讲座。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南阳考古事业的新成就和新技术。5月12日下午,历史学院邀请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乔保同为南阳师范学院做学术讲座。历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柳玉东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21级全体学生参加了讲座。乔保同研究员以“文明在宛”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等对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然后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突破和成果;最后以南阳考古新发现黄山遗址、夏庄墓地、岩画、坑南遗址等,实证了南阳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南阳的确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此,南阳考古工作大有可为,南阳历史考古研究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乔保同研究员长期奋战在南阳考古一线,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方法和经验,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黄山遗址考古、方城朱岗汉墓的发掘等考古实例,为师生分享了考古地层学的应用等考古技能和考古的感悟与经验。他满怀激情地告诉大家,考古虽然苦和累,但乐在其中,就象警察探案一样,有时满怀期待,但不一定有所收获,但有时,无意间却有意外的惊喜。最后,他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鼓励同学们参与到南阳考古事业中。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了南阳考古发现,领略到先民的伟大创造,认识到南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位置。 乔保同研究员的讲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有考古理论前沿的成果,又有考古新发现的资料,对历史专业的历史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是一次重要的培训。这次讲座增强了同学们对南阳文化的理解认识,感悟南阳文明的深邃,激发他们对历史考古学的探索研究,提升了历史素养。
乔保同老师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板块:一、南阳百万年的人类史,二、南阳一万年的文化史,三、南阳五千多年的文明,南阳考古证实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2021年南阳考古取得重要发现-黄山遗址,2021年南阳考古取得重要发现-夏庄墓地。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习近平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二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三是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是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 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5月27日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南阳是文物大市,但还算不上文物强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南阳文物强市、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南阳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起源、形成、发展中虽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已初步实证有近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调研正在发掘的黄山遗址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文明在宛”四个大字。但用探源工程的“中国方案”解决“出现城市”、“出现阶级”、“出现国家”,即“三出现”,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从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层面上去加以证实,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 同学们知道了历史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由此,大家懂得了在历史课堂上,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史实,要帮助他们梳理历史脉络,教他们通过史实建立一种历史观,塑造理性,更要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一些历史情怀等。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看到了考古学者的风采,而且还了解了:在历史教学方面,我们要忠于课本,但又不能只忠于课本,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相信乔老师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获益良多,也引发了同学们对历史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