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参加“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15: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10-27 09:12 编辑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参加“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10月23日,由指导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协办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陕西宾馆召开。
作为中国考古学界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国际性高端学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的第四届考古学大会2023年10月23日在西安开幕。
省委书记赵一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分别致辞。省长赵刚,省领导方红卫、王琳、徐明非,西安市领导叶牛平出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
赵一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陕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陕西文博单位考察指导,对文物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更好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繁荣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陕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和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以更大力度做好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考古成果转化和展示利用、考古开放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加快共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持续发挥好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等作用,努力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切实用文物考古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丝路故事,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大力量。
李群指出,中国考古学会是中国考古学界规模最大的学术团体,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为推动学术进步、学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次大会是新时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阐释弘扬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实践。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自觉融入国家文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要高度重视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认真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协调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考古领域开放合作,加快构建中国考古学开放发展新格局。
王昌林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考古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正确把握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方向,科学回答好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加强考古发掘和优秀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转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陈星灿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历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办情况,介绍了本次大会筹备情况。他表示,此次大会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启第二个百年征程之后,中国考古学界集中探索如何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考古力量的盛会,中国考古人将借此东风,继续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部分国外专家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承办。来自全国考古文博机构、高等院校、港澳地区以及国外的专家学者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主题开展交流讨论。
会议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德国、英国、意大利、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九个国家及港台地区的1000余名考古学者,是一次大型国际性考古学术盛会。大会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会议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彩汇报与深入交流。
其中,来自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等27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将进行500余场报告和讨论,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相关重要遗址的最新重大发现、前沿研究成果、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与此同时,会议期间还将举办长安论坛和27场公共考古讲座,以加强考古学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
开幕式后,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的六位考古专家围绕近年来最新重要考古发现带来六场精彩的主题发言。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多项重大考古成果
  -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发现罕见羊车实物
  -清涧发现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甲”字形大墓
  -关中地区已发掘十六国时期墓葬200余座
  在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蒋文孝透露,在对该墓陪葬车马坑进行发掘时,发现了羊车实物,这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据悉,陪葬车马坑中6只绵羊的骨骼一字排开,车身部分虽已朽化不存,但羊骨上依然留存着用来拉车的配饰。专家推断应该是羊车实物。考古人员还在陪葬坑中发现了多种形式的驾车。
  考古工作者在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带有车伞的四轮独辀木车。这是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四轮独辀木车实物,为研究早期大型墓下葬用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陪葬车马坑内出土的多种形式驾车和不同数量的驾马,为研究古代单、双辕车的使用与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
  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了关于陕西的多项重大考古成果。其中,清涧发现的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甲”字形大墓是陕北商代考古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清涧发现的商代晚期方国中心城址及8座“甲”字形大墓,对研究“大商邑”与北方文化交融和政治地理结构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在清涧寨沟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墓葬、铸铜遗址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新发现的大型建筑遗址,总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由回廊和下沉式院落组成,地面有木地板、壁柱等遗迹。8座“甲”字形大墓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高等级贵族墓葬,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背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种建荣介绍:“商代大型墓葬除殷墟遗址外,以往在其他地方都比较罕见。在清涧发现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商代大型墓葬,是陕北商代考古取得的重大突破。”
  记者日前从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关中地区已发掘十六国时期墓葬46处200余座,主要集中在汉长安城西北的石安原(北周至唐称洪渎原)及长安城南郊的少陵原一带。
  在这些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几处规模比较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发掘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包括乐俑、铜器、铁器、金银器、漆木器等。这为研究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专家学者的研讨体现了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的发展态势。中国考古学界将继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考古力量。”参加的领导有: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主持,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外专家代表分别致辞。会议代表、媒体记者1000多人参加开幕式,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马骥、曾庆硕、崔华、燕睿应邀参加会议,和与会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
   巍巍秦中,熠熠长安。陕西地处中华腹地,山川壮美,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远古寻踪,人猿揖别;仰韶龙山,文明肇始;及至两周,礼乐日备;大秦立国,华夏一统;强汉雄风,丝路勃兴;魏晋传承,民族融合;隋唐盛世,万邦来朝。陕西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与辉煌,蕴藏着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基因和脉络。
   抚古思今,忆往追来。陕西这片土地承载了历史的光辉,更是考古学的宝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陕西考古人踏旧石器地点追寻远古人类足迹;临石峁遗址探究中华文明前夜传说;瞰周原双城仰赫赫宗周、万邦之方;览霸陵知汉官威仪、包容兼济;考洪渎原思盛世文采、兴替古今;据清平堡看民族融合,文明汇聚。考古无长昼,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陕西文物考古机构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守护好文化遗存,发掘好文物资源。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与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发展文物保护事业,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考古学科的研究,不仅仅是挖掘历史,见证历史,更是讲述历史,传承历史。近年来,陕西积极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合理布局博物馆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将文物保护和文明传承一体推进,使古代遗迹重获新生,让历史拥有未来。
    本次会议分为27个考古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开展学术研讨发言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