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都车友会走进内乡夏馆镇西河堂村,共赴美丽乡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5-3-7 19: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都车友会走进内乡夏馆镇西河堂村,共赴美丽乡村
图文:光影中国网   南都车友会   马骥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不负春光,不负自已。
愿我们的人生如春天,温暖向阳,一路芬芳
2025年3月6日,南都车友会在会长郭金辉带领下,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走访活动,前往内乡夏馆镇西河堂村。
  这个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小村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满怀着期待与热情踏上了这片土地。
     一路上,车辆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青山绿水相伴,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到达西河堂村后,车友们首先受到了热情淳朴的村民们的热烈欢迎。驻村干部王种智亲自带领大家参观村子,介绍西河堂村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产业。据了解,西河堂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里农副产品丰富,尤其是千余亩黑李园,因海拔高度高、昼夜温差大的独特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得当地生产的黑李色艳味甘、口感纯正。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和张晓丽书记积极利用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这一举措也让车友们对这位带领村民致富的当家人敬佩不已。
     在参观过程中,还了解到,西河堂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曾经,果子从地里运出来需要经过蜿蜒颠簸的砂石路经三次转运,经常造成果子破损,影响收入。他和张晓丽书记积极联系乡贤资助,协调村民自筹、企业捐赠,又争取县级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先后修建起了连通各林果种植地块的共计11公里的产业环线,如今收购果子的大卡车可以直接开到地头,减少了转运环节,提高了果农收入。2017年夏季洪水冲毁了村里唯一的出路东沟大桥,给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他和张晓丽书记一方面组织人员修建便道和临时桥梁保障村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向上积极申报项目,最终建成了长136米宽10米的惠民大桥,不但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还保障了全村1000多亩黑李盛果期的畅通销售 。
    随后,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与一位李大爷交谈时,李大爷感慨地说:“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多亏了咱们的好支书和驻村干部,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听着李大爷的讲述,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和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让南都车友会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西河堂村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现状,也增进了车友与村民之间的感情。南都车友会会长表示,以后会多多关注乡村发展,积极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来,为西河堂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西河堂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村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一,历史渊源
1.地名由来:夏馆镇因东汉末年魏将夏侯惇在此设馆而得名,西河堂村作为夏馆镇的下辖村,其历史也与夏馆镇的发展紧密相连。
2.历史沿革:该地春秋初期属楚国,中期属秦归楚,秦属面阳郡后,隋隶中乡,唐隶菊潭,五代后周隶内乡,北宋置夏馆保,元代因之,明置夏馆关,清时为夏馆保。
二民俗文化
1.传统节日与活动:夏馆镇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如三月初八全神庙会、十月二十保秋会、冲旱船、舞狮会、踩高跷、打花鼓、正月十五摆火星社等,西河堂村可能也有参与和传承。
2.特色文化活动:如“大美夏馆首届农民摔跤节”在西河堂村摔跤基地开幕,将夏馆特色融入摔跤节项目,邀请网络达人现场参与演绎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等历史文化故事。
三,历史遗迹与传说
1.历史遗迹:虽没有明确关于西河堂村自身独特的历史遗迹记载,但整个夏馆镇有西寨门等历史遗迹,西寨门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914年曾予修葺,1947年扩建重修,系砖木硬山密檐式结构。
2.民间传说:夏馆镇及周边地区可能流传着与夏侯惇设馆、三国时期战争等相关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在西河堂村村民中或许也代代相传。
3.特色产业文化林果产业文化:
西河堂村的千余亩黑李园,因独特地理和气候环境,生产的黑李色艳味甘。在发展林果产业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种植文化和销售模式,如电商直播带货等。
4.传统手工艺文化:夏馆镇一些村庄有传统工艺酿酒、竹编等传统手工艺,西河堂村可能也存在相关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当地的文化记忆。
5.有五百年的槐花,
6.有五百年的黄楝树
7.有河漩中小山顶的小庙
8.有着传说的天马寨
乡村是文化传承的根基,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农耕文明、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重要文化遗产的保存地,希望能够留住我们的根,近期南都车友会将会策划走进美丽乡村西河堂,详情关注公众号信息,同行热线1513909017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