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初夏清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界定数码影像处理“作假与不作假”的标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2:11 编辑

2)对移动像素做实例说明:
A.获奖片:
2006年3月24日刚刚出炉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经济与科技类金奖作品,就被网友质疑为软件合成图片。本届“华赛”组委会决定取消《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作者林勤的比赛和金奖获奖资格。

获奖片


问题:
变化1 深圳河对岸多出了部分“不明景物”(A)。
变化2 楼房位移画面右方倾斜的白楼(B)与左方正在倒塌的棕色
           大楼(C)的距离大约缩短了2/3(移去和移来像素)。
变化3 右下方出现了露出楼顶的不明建筑物(D)(移去像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1:26 编辑

B.新闻片:
德国新闻媒体2005年刊登了一张默克尔总理出席巴伐利亚州一个活动的图片,图片显示她衣服的腋下部位有汗迹。(移来像素。实际是增加像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1:43 编辑

C.新闻照片:


1930年,一个失宠的人民委员被从与斯大林的合影中抹掉了。(移除像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1:53 编辑


主要的鉴定方法,是看原始底片,现在叫做原始电子底片文档,分析相关数据。其次,是直接从照片上看处理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1:55 编辑

至于周老虎照片,片子不假,没有做像素更改,只是老虎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2:26 编辑

        顺便一说,对于这次“走进南阳”全国摄影大赛中的某些作假现象,我和相关人员对作者的原始片和参赛片已经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总结,结论是:他的主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有思想故意性,做了三处移动像素,弄巧成拙了!违背了参赛规定,这个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到一定时候,在一定场合下,我会讲一讲这幅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6 22:16 编辑

欢迎朋友们一起探讨相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7-17 18: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长了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17 21:20 编辑
戈满江红 发表于 2011-7-15 17:13
南阳网的比赛应该由南阳网具体规定。


南阳网的摄影赛,也肯定,也一定是按国家的标准来做规定!这一点,毋庸置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7-19 06:47 | 只看该作者
领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7-21 10:2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功夫应该用在前期,也就是拍摄的用光.取舍及瞬间的抓取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3:29 | 只看该作者
鹭老二 发表于 2011-7-21 10:28
我认为功夫应该用在前期,也就是拍摄的用光.取舍及瞬间的抓取上。

非常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夏清风 于 2011-7-27 22:45 编辑

       纪实和新闻片子的作假,大致有五类:第一类,是对原始片内容(像素)做删除或添加式的更改,使其失去了原来的状态,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存在。第二类,是一开始拍片时,就把不存在的事物人为地变造成存在的事物,以假当真,欺骗视听,把假老虎当真老虎来忽悠。第三类,是把内容的色相做了向互补色上转化的更改,如把红色改变为绿色等。试想在我国,把五星红旗变为绿旗,谁能接受得了?!第四类,是断章取义式的剪裁,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图片意旨。第五类,拍片时利用多重曝光手段,移花接木,把不同场景事物组合成同一场景的事物。至于慢速虚影、HDR光影效果,目前暂时还没有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7-27 22:29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南阳全国摄影大赛不是南阳网组织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1:20 | 只看该作者
不老的七零后 发表于 2011-7-27 22:29
走进南阳全国摄影大赛不是南阳网组织的吧?

看看“走进南阳”全国摄影大赛启事,你自然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