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将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新疆女登山者麦子 (受访者提供)
本报讯(记者巩亮亮)21日,我国首次民间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新闻发布会在乌市举行,以新疆籍著名民间登山者麦子为队长的4名中国女性今年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如果此次登顶成功,麦子将成为新疆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麦子,原名马丽娅姆,从1996年开始参加户外探险,是早期杨春风高山探险公司创始人杨春风的助理,自2003年开始从事野外、高山探险的策划及后勤服务活动。2005年成为“女性首次冬季成功穿越博格达大本营”队员之一;2007年登顶海拔4562米的一号冰川天格尔峰;2008年成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这支女子登山队的队员除了麦子外,还有来自四川成都的攀岩冠军曾玉,曾为北大登山社成员的云南姑娘王楚涵和香港一中学老师曾燕红,队员平均年龄35岁。攀登由全能攀登者、首位获得国际“金冰镐”奖的刘勇担任技术总监。
按照计划,来自中国民间的女子登山者、后勤保障人员、专业向导近20人将在珠峰南侧(尼泊尔一侧)的大本营安营扎寨,队员们将进行一个月的营地建设和高山适应拉练,于5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从珠穆朗玛峰南坡择机登顶。
2007年,本报特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了新疆登山爱好者杨春风、安少华登顶珠穆朗玛峰,见证了新疆人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的壮举。此次登珠峰活动,本报也将派出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此次登山活动由新疆乌鲁木齐高山沸腾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发起,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对麦子登山全程进行赞助。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贵说,中国首次民间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将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巅峰见证,古城风采珠峰飘扬”的主题。
目前我国有6名女性开创单项攀登珠峰的纪录,但我国女子团队攀登珠峰还属于空白,如果我国首次民间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将打破女子团队8000米级别的世界高山探险纪录。
专访
南坡登顶珠峰阻力重重
如果不是杨春风在巴基斯坦北部南迦帕尔巴特峰大本营受到袭击遇难,麦子这个一直站在杨春风背后担当助理职务的女人,或许是不会选择走到前台去做攀登珠峰这个壮举的。
但事实是,距离杨春风遇难不到一年后,麦子说,她不能让老杨的事业荒废了。
记者:你以前多半扮演的是杨春风的新闻发言人,后来他遇难,很多人表示中国民间登山至此要退步好多年,你怎么看?
麦子:杨春风以民间登山者的微薄之力,十几年完成了11座八千米山峰登顶,这在国内民间登山界是第一人。老杨遇难,对于中国登山界是一个损失,但是民间登山事业不会因为一个杨春风而退步,而是会涌现出更多的杨春风。
记者:对于这次从南坡攀登珠峰,其间会有哪些阻力?
麦子:进入大本营之后,所有攀登队员都要将身体状况调整到最好,如果谁不行,总指挥和总负责人将勒令其退出,这也包括我。
在从大本营前往C1营地期间,我们要经过昆布冰川,国内登山者起名为“恐怖冰川”,这个冰川上遍布冰缝,有的深达几百米,非常危险。要通过这里,就会要用梯子,很多梯子都是两三个绑在一起,搭在冰缝上,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在冲顶的最后阶段,著名的“希拉里台阶”挡在前面,很多登山者就是因为这个台阶的阻挡而最终遗憾地被挡在了珠峰顶之外。这是海拔8790米的一片裸露山体岩石断面,也极为危险。
记者:登山这十几年,对于山峰的认识有变化吗?
麦子:现在提起登山,我会害怕。登山越多,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如果一不留神,也许就回不来了。
一开始很多登山的人觉得可以征服山峰,可是经历之后会对山峰产生敬畏感,可以学会感恩,感谢山峰给这个机会攀登上去,又安全下来。
(本报记者巩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