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里,以短线游、近郊游为主的微旅游,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内容上,红色旅游、踏青旅游、赏花旅游成为出游主题。形式上,自助旅游“完胜”团队旅游,成为市民首选的出游方式。
红色主题“染红”清明游
这个清明,有两个现象可以用“红火”来形容,一个是市民的出游热情,一个是红色旅游景区的人气。
“这里讲述了一段艰难的历史,我跟孩子都很受教育。”昨天,在昆嵛山无染寺景区,“一一·四”暴动指挥部遗址院内人流不断,游客周女士表示,红色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虽然平时在学校也有相关内容的学习,但是让孩子到遗址现场参观、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清明小长假期间,将清明祭扫祈福与旅游相结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红色旅游明显升温,地雷战景区、雷神庙战斗遗址、英灵山、杨子荣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人们重温历史、传承英雄精神的教育基地和红色课堂,许多游客和家长带领孩子前来缅怀革命先烈。各县市区各景区点也抓住机会推出红色祭扫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旅行社中介性质凸显
“由于小型客车高速免费通行,自驾游的游客呈明显上升趋势。”昨天,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随着城市微旅游的走俏,烟台各大景区的自助游游客基本都超过了团队游游客。
车位紧张,是这个假期各大景区点停车场的一致现象。“烟台周边开车来也就个把小时,没必要去旅行社报团。”昨天,龙口南山景区外车流不断,私家车占了九成左右,游客表示,自助游时间比较灵活,一家老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游览时间和地点,不必受旅行社行程的限制。记者从市内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为了与散客市场抢客源,旅行社推出“门票+交通”的特色服务,即不再死板地靠导游引导游客,而是为游客提供门票优惠,以及交通便利,具体游览时间和地点由游客自己选择。“微旅游的模式下,旅行社的中介性质越来越凸显。”旅行社业内人士表示。
景区纳客60万人次
清明小长假,烟台各景区点游客“大丰收”,无论是客流量还是旅游收入,都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率。
市旅游局方面透露,刚过去的三天假期,全市各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3%。记者了解到,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旅游景(区)点,在清明前两天的游客接待量,分别是3.4万人次和6.34万人次,也就是说,三天假期期间,这13个重点监测的景区点,接待游客量不超过全市游客总量的1/3。
烟台各景区点遍地开花。假期期间,烟台城市月月休闲汇“春季休闲圆舞曲”活动,共推出30项旅游主题产品和优惠措施;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旅游活动,牟平区绿道骑行、福山区农业观光及草莓采摘、蓬莱市生态农场自助烧烤、长岛渔家乐民俗休闲之旅等,多样旅游活动层出不穷。
业内人士表示,从烟台的大旅游格局来看,这样的数据分布,说明市民的出游,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几个知名的旅游景区点,本土旅游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宽。YMG记者 曲妍妮 通讯员 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