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02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姜健:戏曲文化的“再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3-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姜健:戏曲文化的“再记录”

发布时间:2010-02-11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河南摄影师姜健作品《纱阁纸人》于2月6日在上海比极影像开幕,展出了摄影师在2003年拍摄于平遥的28件中国戏曲纸偶。“纱阁戏人”1906年由一个民间艺人许师傅亲手制作,这一技艺现已失传,姜健的照片已经成为这28出小戏的唯一的“真实”的影像记录。这是姜健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这些纸偶的珍贵性,用姜健自己的话说,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再记录”和“再收藏”。策展人尚陆在前言中更是指出:在箱子里的“纸偶”和在照相机箱子里的照片之间也产生了一种“迷人的关系“:这些纸偶最初被收集在箱子中展示,现在通过摄影,用另一种收藏形式向大家展示。

      
        姜健个展《纱阁纸人》正在上海比极影像(泰康路210弄5号楼519空间)展出。本文中所有图片由比极影像提供。

        点击查看     无忌影展:    姜健-纱阁戏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48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20s    光圈: f2.8

摄影师姜健的工作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4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东西由影像来记录,有更强的传播性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5.6

拍摄花絮 - 清虚观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纱阁戏人》是在哪里拍的?

姜健:是2003年,在平遥的清虚观。这是他们博物馆里面的一个展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是怎么发现这些东西的价值,并去拍的?

姜健:完全是一个巧合。法国文化部2003年公开收藏了中国13位影像艺术家的作品,我这组东西是其中一部分,这个作品是经他们邀请拍的。正好我之前在1985至1995年间,有十年拍摄戏曲文物的经历,我们那时候做一个全国性的文化项目,要对很多戏曲文物进行拍摄、调查。我在河南,对那些戏楼、陶俑等文物上面能显示戏曲的影像,拍了十年。所以平遥的“纱阁戏人”我早就知道,但法国文化部对作品收藏的兴趣是在于它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和民间手工艺,这种手艺又承载了中国的历史,他们希望藉由影像来做一个代替物。法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这次收藏的13组影像作品里面有2组涉及到戏曲,一组是《纱阁戏人》,一组是山西摄影师拍的《戏台》。这样的作品在中国一般被认为是记录摄影,好像跟艺术没关系,其实这样的东西由影像来记录,有更强的传播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49 | 只看该作者

《纱阁戏人》是1906年由一个民间老艺人叫许老三亲手制作的,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由徒弟制作。许老艺人的这个杰作,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一共有36箱,现在剩下28箱,剩下的这些,因为都是纸做的,所以很多也都残破了。所以是民间艺人通过他对戏曲的理解,对民间艺术的掌握,做成这样的相当于戏曲“剧照”的东西。在当时的功能,一是在春节时,跟社火是一样的,供大家过节观赏;另外也用在婚丧嫁娶,摆放在旁边,只当是几台大戏……是起这样的作用。因为做得很精致,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后来就成了一种手工艺品,在山西这一带很流行,但后来基本上失传了。现在我们看到葬礼时烧的一些纸人纸马就没有它那么精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0 | 只看该作者

当灯光打上去以后,这些戏人就像活了一样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iso: 400    快门: 1/20s    光圈: f3.5

拍摄花絮 - “纱阁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所以拍的时候就像舞台真的亮起来一样。

姜健:拍的时候戏人都活起来了。还有人物之间的关系,像真的做动作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3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是表现里面的人物关系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iso: 400    快门: 1/13s    光圈: f4

拍摄花絮 - 透过玻璃拍到的“纱阁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而且你的照片截取的时候只是盒子的正面,因为戏人都是用漆木盒装起来的,而你并没有拍到盒子的其它面?

姜健:对,我是按照平面剧照的方法去拍的,我没有采取那种立体的,去表现盒子是怎么样的,要是拍文献的话应该那样拍,应该告诉人家,这个东西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有纵深感什么的。而我觉得,重要的是表现里面的人物关系,和里面整个的书、画、字,和所有的工艺品结构,以及故事。所以这个拍摄就挺难的,需要特别的横平竖直,不能有一点倾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那这些东西当时是怎么放的?

姜健:很别扭,它是在一个水泥台子上,而且放了两层。他们保护得很差,两层摞在一起,这就增加了我拍摄的难度,先垫一个桌子,把三脚架放在桌子上,我也站在桌子上。底下一张拍完以后我还要把三脚架升起来拍上面一张,费的工夫主要是怎么调整机位的水平度,主要的难度就在这,然后就是调整灯光。刚开始还有玻璃,难度特别大,拍得太慢了,最后他们工作人员提出来要不把玻璃拿掉,我当然求之不得。这些文物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搬,不能搬动它,不能碰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镜头也不能有变形?

姜健:对,标准镜头。


       色影无忌:是用120拍的?

姜健:MAMIYA RB67,90的镜头。我当时其实用了两种胶片,两个后背里各装一个,一种是日光型,一种是灯光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都是反转片?

姜健:对,我当时就想增加暖调,后来发现还是灯光型的好,日光型的就暖得过分了。灯光型就有效的控制,让它既有暖调,又保持它本身色彩的平衡,它里面的蓝啊绿啊,都比较好的保持,比日光型的好。现在展出的就是用灯光型胶片拍摄完扫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5 | 只看该作者

这批东西本身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春节期间供大家观赏的


姜健作品《纱阁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5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组作品是2003年拍的,怎么想到最近拿出来展出?

姜健:我这人有点懒,其实这组作品我自己非常喜欢。法国文化部能收藏,你想想,它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它在国外的展示其实比在国内多,比如在法国的蓬皮杜中心、国家摄影中心、阿尔勒摄影节都做过展览,在国外的传播更多。在中国是2006年的广州双年展在广州美术馆展出,但是策展是由法国蓬皮杜中心的策展人担任的,作为中国影像和外国影像的一种并置,以这样的形式展出过。另外在平遥也做过展览,好像是2003或2004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