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1932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马基斯普市的一个蓝领家庭,父亲在当地一家钢铁工厂上班。马基斯普是美国的一座老工业城市,曾经被称为美国全国钢铁管道工程之乡。杜安最初在纽约学习平面设计,后来在出版行业尝试过不同的工作。他对摄影感兴趣始于1958年在前苏联的一次旅行,他在旅行中用35mm照相机拍了一些人像,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用照相机来表达的天赋和热情。他在摄影领域几乎是自学成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以黑白组照《事情是奇异的》①(Things Are Queer,1973)成名,并且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个展。杜安对摄影艺术最大的创新便是该作品图文结合的形式:他在很多照片下面都附有自己手写的一句话、一首诗或一段小文章,当时还没有人这么做。后来这种一组有时间顺序的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沿用,被称为“(摄影)序列”(sequence)。
With no consideration, no pity, no shame,
They've built walls around me, thick and high.
And now I sit here feeling hopeless.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else: this fate gnaws my mind-
because I had so much to do outside.
When they were building the walls, how could I not have noticed!
But I never hear the builders, not a sound.
Imperceptibly they've closed me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没有体贴,没有怜悯,没有羞赧,
他们在我周围筑了一道围墙,厚重巍然。
现在我坐在这里,感到绝望。
我不能想其他的事情:这种命运让我饱受折磨——
因为在外面,我曾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当他们筑起这道围墙,我竟会无所察觉!
我从未听到筑墙的声音,哪怕丝毫。
难以接受和相信,他们就这样把我与世隔绝。
在这首诗后面,杜安所附的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文字是:“儿子在下午回到家里,但是一切已经变得太晚,他的父亲已经在清晨死去。”在这种含混的不对仗关系中,杜安试图找寻和卡瓦菲的心灵契合,他自己曾说他在摄影领域所做的是把卡瓦菲的诗歌视觉化了。1996年,他出版了另外一本和诗歌关系极其密切的作品集——《向惠特曼致敬》(Salute, Walt Whitman),讲述了惠特曼的诗歌对他的影响和他微妙的心灵体验。及至他在2001年出版《没有问题的答案》(Questions without Answers)时,文字的分量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照片下面的一句手写体演变成一整页诗歌或者几页文章。到现在,他文字的出色甚至会让人觉得照片已经沦为他思想的拖累,成为稍嫌简易的视觉化了的思维的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