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王月婷 赵蝶) 笔者从四川峨眉山获悉,9月11日上午,四川峨眉山市乐都镇新农8组一张姓村民在给田地挖排水沟时,意外发现用红砂岩砌筑的石墓。峨眉山市乐都镇政府、峨眉山市文广新局、文物管理局接报后高度重视,立即派人进行现场保护。
峨眉山市文物管理局庚即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十分重视,副队长亲自到现场查看、指导发掘,并专门派出5名专业技术人员,冒着30多℃高温,连日工作,进行测量、绘图、拍照和现场勘探工作。
经初步发掘,峨眉山市乐都镇新农8组古墓为南宋时期三室墓,三座古墓均已被盗,但墓内画像石保存完好,根据墓门“丙辰庆元孟夏”题记,考古专家初步判断,为1195年南宋时期墓,距今八百多年。由于年代久远,被盗严重,加之水流浸蚀,墓内遗存很少,仅发现一面珍贵的铜镜。两侧墓壁画像石保存完好,仙鹿奔驰,牡丹盛开,莲花繁茂,花型细腻生动;墓龛人物峨冠博带、拢袖端座,图像精美,人物栩栩如生,其墓葬形制完整、独特,为省内第一次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对于研究南宋时期人口由江浙沿海内迁历史、民众习俗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生动的实物资料。
经过5天紧张发掘,到9月15日发掘完毕,峨眉山市文物管理局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迁移。
据悉,此次发掘工作得到了峨眉山市乐都镇政府、村民的大力支持。当地镇、村干部、村民积极守护,夜间值守,不怕苦累,主动参与挖掘清理工作。通过发掘,普及了文物保护知识,增强了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