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时开始有民居客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扬州民居客栈与各区域的文化发展和片区打造紧密相关。 首家民居式客栈开于5年前 2009年4月,我市首家民居式客栈长乐客栈正式对外营业。长乐客栈由逸圃、李长乐故居和华氏园等老建筑改造组成,分南、北、中三大区域,共80多间客房。 2011年10月,东关街和花局里已经形成互补的关系,“青年创业”成为东关街、1912等街区的热门风潮,东关街5位大学生村官正在实施一项创业计划,计划在这里租下一些民房,打造一家“民居式客栈”。 2012年,东关街道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古城民居乐”已经有了初步规划,民居客栈也成为老城区内居民间谈论的热门话题。 随后,“双东”的人气越来越旺,古巷游日渐“升级”。“双东”历史街区成为扬州街巷游的一个品牌后,人们发现,扬州的街巷浩如烟海,可待挖掘的街巷游资源非常丰富。 “古巷游,打好文化牌或者民风、民俗牌,都是关键。”一位旅游业内人士分析道,扬州目前东关街、仁丰里、南河下、湾子街四大片古街,可利用的老街古巷资源非常丰富。 当时有开放民居、打造“家访式”古巷游想法的人士不在少数。东关街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拥有双东街区这张扬州“古巷游”名片的现状,同时也在积极试水“民居客栈”模式。 去年开始打造民居客栈群 2012年清明小长假,“我印象特别深刻,不要说宾馆饭店和民居客栈,连浴室包间都"一房难求"!”关注民居客栈发展的老城区居民孙先生介绍,“我当时就想,我们家在老城区的房子改造后说不定还能开门迎客呢!” 游客有需求,外地有成功的先例,不少旅行社负责人意识到,民居客栈将成为旅游旺季小巷深度游的基础。去年年初,推进以南河下为重点的民居客栈群建设正式列入旅游服务体系。去年6月,客栈掌柜大会暨南河下民居客栈商机说明会在何园举行。两个月后,东关街道办将“丁家湾—苏唱街”沿线作为南河下民居客栈“首发区”。与此同时,汶河街道办仁丰里街区内的民居客栈悄然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