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4240|回复: 1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磊:“间隔”中的悲观主义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4-12 08: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磊:“间隔”中的悲观主义者

发布时间:2010-05-04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小九儿、满异 责任编辑:小九儿

延伸阅读

无忌影展:韩磊摄影作品展:间隔(上)

韩磊摄影作品展:间隔(中)

韩磊摄影作品展:间隔(下)


无忌专题:2010年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   

2010草场地摄影季之韩磊个展《间隔》现场图集

韩磊:由技法到“戏法”





  采访之前,我在想,韩磊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他给出的“官方简介”中,对自己的描述仅是“1967 出生于河南开封,1989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后面是一长串个展、群展及重要作品收藏的名录——对于自己,没有开始,没有过程,只有一个个“间隔”着的符号——是的,就像他近期的个展的名称:间隔。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钱 +80 收起 理由
红香圃 + 30 相当给力!
安逸001 + 30 相当给力!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6 | 只看该作者

 采访之中,我在想,韩磊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作品被人描述为“真实与虚构纠缠的影像”,而他则说“你心理上的某种能量投射在这个角落,你就会看到这些东西。”

  他时常被人误读,“认为我拍了现实,我的照片就是纪实摄影、报道摄影……这种说法是特别不负责任的,非常简单粗暴的分类”——他看重的是“心理”,摄影的记录功能,恰恰是他所怀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7 | 只看该作者

 他喜欢逛小商品市场,对“山寨”抱有极大的好奇与好感,因为它们提供给他“生活的依据”。没了这种依据,他“就不会拍照片了”。

  他拿出从未公布过的手机和小数码相机照片给我们看,向我们描述这些照片“看起来很轻松”并且“同样很重要”,但又严谨地强调这些手机和数码照片不是“作品”,“只是我手机里的和数码相机里的照片。”

  他说起小时候,认为“一个人的童年,感受力可能最深。如果你有记忆,会在某种时刻把那种感受力再次强调出来”,让人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自己写《百年孤独》,就是“要为我同你那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7 | 只看该作者

 采访之后,我在想,韩磊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底什么样的人,会至今保留着自己二十多年前第一卷拍的照片?到底什么样的人,会将自己描述成一个“不极端”、但“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到底什么样的人,会认为自己“理想的生存状态,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类好照片,它会不断吸引你进入,进入画面,进入情境,进入故事,进入感情;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类好照片,它拒绝着你进入,却无声地、反向地入侵你的思绪,隔山打牛似地一点点浸入,渗透,腐蚀——但它始终拒绝着你进入,冷静而笃定地保持在一个绕不开、躲不掉的警戒距离——你找不到方法改变这种距离,只能被,间隔。


  也许一直以来,我们所能窥探到的,仅仅是这个名叫“韩磊”的悲观主义者身上,点点碎片般的“间隔”符号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8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SONY  DSLR-A700    iso: 400    快门: 1/40s    光圈: f3.5


韩磊在个展《间隔》现场,2010年4月 my/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9 | 只看该作者

“我搬过很多次家,但舍不得丢以前的照片小样”


  色影无忌:这次的《间隔》展览,包括了各个时期的作品?

  韩磊:对,全部打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2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样的展览形式基于怎样一种考虑?


  韩磊:从面貌上看,这次的展览是我办过的所有展览里最随意的一个。以前我的展览都很一本正经,做照片,装裱,挂起来——别挂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3 | 只看该作者
 最开始在构想时还是常规思路,比如展出一个完整系列的作品等等。但其实很多时候,我自己看我自己的作品,都会觉得特别烦,因为看太多了。别人来找我做展,我就极力想避开我看着比较烦的作品——但那些作品可能恰恰是别人想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3 | 只看该作者

 我保留了特别多以前的小试条,所以在和唐昕(韩磊个展《间隔》策展人)、谢文跃(韩磊《间隔》画册编辑&设计师)聊天时,偶然想到:不如尝试把作品打乱——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从未尝试过的展出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为什么会留着这么多的小样?


  韩磊:我搬过很多次家,但舍不得丢以前的照片小样。虽然也丢了很多,但我尽可能留着。现在存下的数量也很大,这次展览也只是一小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4 |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魅力是在于它有一个线性的东西。我早期很喜欢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他最大的魅力就是什么都不是,没办法给他归类,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凭着他兴趣来的。他可以很随意,可以很挑战传统,挑战经典,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间隔》这本画册也比较有意思,文字的下面加了一层亮油,在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一些书里也有这样的处理。

  韩磊:对,罗伯特•弗兰克有一些画册是他自己设计的,这个特别有意思。自己设计一本画册,绝对是一次重新的创作,等于是自己在编辑自己照片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以前就是学设计的?

  韩磊:对,我大学学了四年的设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所以我很了解书籍的设计是很难的,需要兼具编辑和设计的双重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8:4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以后会不会自己做画册?

  韩磊:我以后一定会自己设计画册,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自己有些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对我个人来说,我也在慢慢成熟,这种成熟让我看到更多更开阔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