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猴年春节刚过,当公众尚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时,当人们在旅游“食宿行游购娱” 中感受过无数的“酸甜苦辣”时,或许也被打击旅游乱象的新举措点燃了希望。 尤为引人关注轰动全国的是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终有初步结果。2月21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已完成对相关问题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调查确认:“北岸野生渔村”把人工养殖鳇鱼当野生鳇鱼售卖,欺诈消费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到期未按时申请延续,无证经营;证照与牌匾名称不符,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点菜单上签字系饭店服务员所签;双方发生过肢体冲突,陈某被打情况属实;民警出警存在不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有关部门做出吊销涉事饭店营业执照,对店主罚款50万元等处罚决定,同时启动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问责程序,将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出严肃处理。 而春节期间网上一段导游在“北京一日游”带团过程中辱骂游客的视频,也曾引发公众热议,该导游日前已被吊销执照并罚款。 其实,对种种旅游乱象中的个案,早已不胜枚举,公众也早已见怪不怪,既抱怨连连,又近乎麻木。以上两例的处置结果,多少安慰了无数消费者那颗“破碎的心”。而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下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无疑才是根治旅游乱象的最新“尚方宝剑”,或许有望给旅游乱象画上休止符。 《通知》明确了旅游、公安等12个部门的责任清单,做出了各级政府要在2016年底前建立或指定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等多种规定,这也是《通知》部署改革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的意义所在。它提出将旅游市场执法列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并明确时间表,要求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市场执法、投诉受理工作的有效协调机制,要的就是尽快打破联动执法面临的“部门化”壁垒,加快旅游纠纷的结案效率,以跟上纠纷频发之需。而对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重大事件督办问责,则能给地方增强宰客事件的制度化应对扎紧紧箍咒。所有条款表明,这次《通知》极具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笔者认为,一起“天价鱼”个案,已让涉及这么多部门单位的问题“现形”,这显然不正常,说明多年来旅游执法监管中存在的深层症结。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的匮乏,已跟不上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和矛盾频次增加的形势,必须动“大手术” ,亟需执法方式的大变革。从中央层面出台《通知》这一“硬招”,为多部门联合执法明确了机制框架。 而与出台《通知》同等重要的是,各地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应坚决按照中央顶层设计全局性实施“玩真的”,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一阵风式治理,治标不治本。公众更希望看到职能部门对《通知》贯彻不力被惩治的典型案例。因此,对仍不执行《通知》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应由其上级单位乃至司法机关坚决问责。(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