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记者 王钰 彭俊勇
MH370失联
在运行多年之后,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成为历史。
3月13日上午11时10分,马航正式表示,为表达对航班乘客与机组人员的尊重,14日起MH370及MH371 将更改为新的航班号,在航班“失联”5天之后,MH370将会永远定格。在此之前,执行3月8日吉隆坡-北京航线的马航波音777客机,载着227名乘客(其中中国154人)和12名机组人员,消失在黑夜之中。
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即使是在11个国家的救援队伍对可能出事地点进行多天的拉网般搜寻之后。飞机去了哪里?乘客安危如何?为何出现这样的事故?事件发生至今,马航最后给出的确认消息是,3月8日8时11分为客机最后的联络时间,在此之前,该航班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有关出现危机情况的信息。
根据马航提供的资料,正常情况下,MH370在吉隆坡起飞时间为凌晨0:25分,到达北京时间为6:30分左右,为名副其实的红眼航班。
在民航领域,红眼航班最大优势是便宜的机票价格,而这也会吸引很多游客的注意力,“一方面机票价格便宜,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下一晚的住宿费用。”业内人士解释,但与此同时,飞行人员休息不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2009年9月,法国航空公司一架从巴西飞往巴黎的航班坠毁在大西洋(8.35, -0.33, -3.80%)中,飞机黑匣子显示,当时机长正在休息,由副驾驶掌控飞机。
马航飞北京的此班航线,是固定的航班,已经飞行多年,航班时段安排和民航总局分配有关,不能轻易改。航线被充分利用以后,几家航空公司就只能错开时间段。
尤其是飞北京的航班,机场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机位不够用,还承担公务团队,还有EMS、顺丰等货机,所以北京现在还再建二机场。
红眼航班不可避免,却不是灾难发生的理由。3月14日下午12时13分,马航发布了其在事件之后的第18个正式声明。表示“公司将继续与马来西亚民航局紧密合作,全力支持该局在马来西亚交通部权限范围下所进行的搜索和救援任务。”
“至今没有准确消息,体现在对东南亚整个国家的行动能力管理水平上,大家今后都会大大地画上问号。一个飞机七八天无影无踪,人为因素有,但设备方面的因素也不可避免,说明东南亚雷达设备管制都是有欠缺的。”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刘光才告诉新金融记者“对中国民航,我们自己民众对航班延误意见比较大,但这个事给我们一个反思,国内民航危机处理的能力水平,包括设施设备都还是比较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