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滨路上,父子俩背着行李向成都进发。
父子俩击掌相互鼓励
父亲为多多准备了登山杖
市民许先生为了加强父子交流,锻炼儿子意志,效仿《爸爸去哪儿》,两个月前开始筹备从重庆徒步到成都的亲子旅行。
昨日上午9时,父子俩从渝北区鲁能巴蜀中学出发,计划15天走完350公里路程。
意料之外的是,还没走出主城,他们的行李就“非战斗减员”,准备用来野炊的灶具、住宿的帐篷都丢下了……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文翰 摄影报道
走几公里感觉累
部分装备寄回家
昨日中午12时许,重庆晚报记者在沙坪坝区高家花园公交车站见到许先生和儿子多多。
此时,艳阳高照,让人睁不开眼。多多坐在不锈钢候车凳上,头埋在双腿间,头发完全打湿。
许先生眼睫毛也沾满汗水,胸前被太阳晒得发红。他不断喝着矿泉水,介绍他们此次徒步的装备。
现在,许先生的背包重30多斤,里面有一顶双人帐篷、两个睡袋、一张充气床垫、一张吊床、两套夏装、一套雨衣。多多的书包约有5斤重,里面是换洗衣物和一套雨衣。
“出门的时候,多多就觉得他的行李有点重,我感觉自己还能承受。但走了一两里路,就觉得肩膀压起怪不舒服,上午11时许走七八里路到了北滨路居然之家,感觉肩膀又酸又痛,背不动了。脚也有些发软,想休息一下。但是总不可能和儿子换起背。之前家人出去旅游,基本都是自驾游,徒步旅行没得经验。你看嘛,我1.65米,有140斤,主要是很久没锻炼,还是有点遭不住。”许先生说,在居然之家附近,他们去买水解渴,看到了一家快递公司,如同看到了救星,卸下了部分装备。
“本来我还带了一套炊具,有一个锅两个小气罐,估计有3斤重,是准备搞野炊,给娃儿展示一下厨艺,估计用不上,就快递回家了。”许先生说。
多多说,最初自己并不愿意徒步,后来想通了,与其暑假在家吹空调,不如去看看外面世界。“以前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觉得很累,可能多走点就没事了。”他说。
“老师要求假期读名著,我带了一本《三国演义》,接近2斤重,准备路上慢慢看。看来没什么机会了。”多多说,他本来还带了一双高帮篮球鞋,也接近2斤重,但天气太热,穿篮球鞋徒步不现实,所以一同快递回家。
父子俩下午的计划是,走到磁器口稍事歇息,吃东西,捶肩揉脚调整一下,给多多买一顶帽子遮阳,再继续前行。
儿子有些叛逆了
来一场亲子旅行
许先生今年38岁,家住渝北区鲁能星城,和妻子从事销售保温材料生意。儿子多多,今年14岁,鲁能巴蜀中学初一学生。
“我们两口子经常在外谈生意送货,回家都是晚上了。”许先生说,夫妻俩和儿子交流很少,儿子读初中后变得有些叛逆,自己的教育越发听不进去。他意识到,这样下去,儿子肯定会和自己疏远,许先生准备改变现状。
今年5月,许先生与儿子商量决定,暑假父子俩来一场亲子旅行,从重庆徒步成都。
“出去走走,增强父子感情,锻炼他的意志力,最差也能提高他的身体素质。”许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