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是这么牛 蔡司镜头出产前的变态考验发表时间:2014-12-02 来源:SLR Lounge 作者: 编译 点击数: 2147 责任编辑: kiwi
要一支镜头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可以历久常新的话,除了它能够遇上一个会保护镜头的主人外,更重要是在镜头于工厂孕育的过程中,得到最好的照料,使其在先天性已经赢在起跑线上。来自德国Zeiss蔡司的测试中心就向每一位摄影人展示,他们如何令到蔡司每一件产品都是至可信赖,让你心甘情愿的从荷包掏出一堆堆的钞票,来败下蔡司的镜头。
在蔡司的环境测试中心工作了超过15年的开发工程师Norbert Wittekindt就指出,为了令镜头可以用上数十个年头,产品在产出前,都必需进行温度及模拟运输过程的测试。
在温度测试内,工程人员会先利用数小时将镜头由室温加热至摄氏70度,然后再用机械将镜头放在零下40度的环境,别以为“一热一冷”就已经完成测试。当镜头完成零下40度的考验后,就会慢慢将镜头升温,先加热至零下20度,然后再向摄氏55度进发,令镜头的表现不受热胀冷缩影响。不论是简单的出入冷气地方,或是于极地拍摄,均有考虑在内。
至于模拟运输过程的测试,工程师会先将镜头固定在可以计算震荡的测量仪器内,将镜头摇上至少半小时。最后,当然有最经典的堕地测试,不然又怎可能生产到一支“身经百战”的蔡司镜头?
现在,不少镜头都标榜防滴防尘等专业设计,不过当中又有多少可以经得起上述像蔡司的测试呢?如果那些镜头真的是专业,或者有朝一日在意外出现时,未必会实时栏腰断开两截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