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话燃起了很多人想要旅游世界的勇气和决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度假生活日渐成为国人的消费热点。旅游也已从大众观光逐渐转变为大众休闲,人们愈加注重休闲度假游乃至“候鸟型”的迁居,这种高层次休闲度假的出现迅速催生了旅游地产市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分时度假逐渐火热起来,各类分时度假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悄悄地在全国各地出现。 分时度假是一种舶来品。早在1996年左右,分时度假刚刚从欧美西方世界进入中国。2007年左右高速发展,甚至还被称作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的“黄金产业”。但是,很快分时度假就在中国显现出来“水土不服”的症状,购买分时度假产品的消费者与分时度假公司之间纠纷不断,且时常对簿公堂,让人不禁怀疑,分时度假在国内究竟是一种时尚度假方式还是空中楼阁? 分时度假英文timeshare,源于欧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初的雏形很像今天的Airbnb,A、B两国人都想去对方的国家度假,他们互相交换了各自的度假村或度假公寓住宿1周,满足了双方的度假需求。随着需求的发展,个人的房源在品质、安全性、标准化都很难继续满足商业化发展的需要。于是,这样一个商业化运营的全球度假住宿交换平台诞生了。 以全球目前最大的度假交换平台DAE为例——将度假村等度假型旅游地产将房间使用权按会员制形式出售给52个不同使用权人,然后加盟DAE全球性度假交换平台。会员不仅可以在本家度假村住宿,还可以通过平台将放置时间的房产置换出去,形成有效降低控制率,合理利用度假村闲置房的良性循环生态模式。 那么,正是效仿这样的全球度假交换系统,国内一些度假村或产品开发者不规范经营导致了行业负面及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缺乏品质及标准的住宿物业加入分时度假领域,国内一些开发商将一些低质量、非标准的住宿产品投入到分时度假产业进行夸大宣传销售首先造成了负面的开始; 其次,单一区域季节性挤兑。国内俱乐部认为自身整合的本土酒店数量已经足够多了,不愿支付加盟DAE平台的成本。然而,中国虽然地大,但是四季分明,节假日集中出行,结果导致会员预订局部挤兑,另外一边淡季无人入住。 此外,错误解读度假交换目的。一些不规范的销售公司在向会员销售时,可能忽略或强调这些规则的详细阐述,尤其在节假日高出行时间段的交换,这些都可能造成会员误解及投诉的区域和原因。 更为严重的,会员超卖、缺乏风险保障意识。由于国内某些度假俱乐部或度假村开发商缺乏信托、担保意识,没有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保障机制可能导致产品超卖及安全保障机制。当销售数量与可支配住宿资源无法匹配时,这种通胀达到一定程度,无法完全满足会员预订需求时,也会招致会员投诉。 当住宿资源、会员销售及资金安排在没有进入第三方担保机构的托管、监督时,问题就恶化并发生了。 由于DAE的资源为全球性的度假村分布,从本质上避免了现有国内住宿交换平台因为季节需求一边倒的预定失衡,由此可以满足大部分会员的出行预订需求.成立18年来,DAE悉心为会员提供度假服务,促成了数十万会员家庭的数百万次交换出行,截止2015年10月,DAE度假交换平台涵盖了全球近4000家合作度假村,覆盖全球近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00万会员家庭,每年服务会员出行超过500万人次。 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DAE 已经建立起一支近百人本地运营、服务团队,提供一整套旨在解决中国度假村等度假型地产房间空置问题的解决方案。涵盖度假村审核与加盟、会员制产品开发设计、会员制产品销售培训、会员会籍担保、会员制管家式一站式出行服务等一整套运营体系。从本质上确保中国度假所有权产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