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180|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突破or杂耍 看后对焦技术死磕光场相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1-27 1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突破or杂耍 看后对焦技术死磕光场相机
  作者 : 龚明  来源 : 中关村在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6 | 只看该作者
恭请光临欣赏,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6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可以说,松下的后对焦技术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新手功能”,而光场相机真正与现在的影像技术平起平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说,后对焦技术改变的是拍摄技术,而光场相机其实是对成像技术的改变。这两者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但从目前技术来说,后对焦技术是非常适合新手的相机新技术,相信在松下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会有更多厂商加入这个行列,或许未来的新手拍摄模式也会为此改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光场相机改变的是成像技术,而后对焦是最现实的拍摄方式的改变
对于光场相机来说,现在的技术局限实在是太大了,而且Lytro在亏损之际打出了“先拍摄后对焦”的广告,似乎是拉低了自身的逼格。光场相机在未来肯定要比镜头成像更加吃香,但是现在来看,受制于像素太低、速度太慢,功能太过简单,所以大家已经把“控制景深”理解为了简单的“控制对焦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后对焦使得出门拍照更加随心所欲,但是对于专业用户功效一般
但是对于一种全新的摄影方式来说,单纯局限于“入门用户”无疑是非常没有追求的事情,笔者认为后对焦技术最大的技术瓶颈在于速度!如果速度够快,我们可以将后对焦技术应用到运动场景中,或许以后的100米飞人决赛的拍摄场景就会大不相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hi目前光场相机不只一家在做,但是传统相机方面,松下是第一家使用后对焦技术的厂商
对于风光摄影师、专业摄影用户来说,后对焦技术目前来看实用性并不强,但是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后对焦是现在解决出门拍不实的最好方法。后对焦可以让用户专注于拍摄,而不会受到对焦的困扰,拍摄到此一游照可以随意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这一点来说后对焦技术无疑是很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46 | 只看该作者
·任重道远 哪种技术会称霸未来?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后对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于后对焦技术来说,目前来看影响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速度,因此虽然后对焦技术最适合应用的场景是体育运动、动物拍摄,但是目前来看后对焦技术最多是拍拍人像,拍拍日常。对于专业用户来说,现在无论是光场相机还是后对焦技术,现在都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但是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后对焦技术无疑是非常实用的拍摄新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42 | 只看该作者
例如一张风光照片,如果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景深,会不会让以后的拍摄有全新的改变
所以,又回到了第一页我们所聊的话题,我们控制对焦和控制景深是两个事情,后对焦技术其实是对焦技术的改善,与光场相机只是看上去相同,却有着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40 | 只看该作者
3、最后,由于景深的可控性,我们可以拍摄出双景深范围甚至多景深范围的照片,可以让照片拥有多个距离不同的对焦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9:39 | 只看该作者
2、第二层应用价值是景深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随意创建更浅、或者更深的景深,来满足人像或者风光需要。也就是说,想虚化就虚化,想清楚就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