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30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蔡萌 责任编辑:王江
陈复礼,香港著名摄影家,在中国摄影界与郎静山、吴印咸并称为“三老”。他的一生致力于拍摄优美的风光照片。可以说是中国沙龙摄影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他突破性的邀请了三十多位知名书画家与他共同完成了“影画合璧”的摄影艺术行为,这个创举在世界摄影范围内都是仅见的。摄影评论家、摄影史研究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蔡萌利用一次前往香港的机会对陈复礼进行了访谈。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有机会深入的了解到陈复礼先生的摄影美学观,以及他进行“影画合璧”这个摄影行为的背后故事。
查看全部评分
关于摄影经历
蔡萌:作为中国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摄影家,请简要地回忆您这一生的摄影创作主要分哪几个时期?
陈复礼:我由20世纪40年代走入摄影的门坎,至今已超过60年,几十年的摄影生涯可划分出若干个时期。我早期被沙龙摄影所吸引,热衷于拍摄画意的作品,五、六十年代是一个高产期;我的大部分沙龙作品产生于当时自己的生活地——越南、泰国和香港。那时期,我对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非常同情和关注,所以不少作品反映了他们的生活。
蔡萌:什么时期拍摄的照片数量最多?
陈复礼:20世纪80年代是我摄影创作数量最丰的年代。
30144113Z11.jpg (235.6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9 11:51 上传
30144113Z11.jpg (235.6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9 11:51 上传
陈复礼作品
蔡萌:在什么时期的创作最旺盛?
陈复礼: “文革”结束后,中国经过了拨乱反正,文化艺术的气氛宽松起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创作旺盛时期。80年代我频繁出入内地创作,这个发烧期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
蔡萌:最满意的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陈复礼:我很难说某个时期的作品最满意。不少人会以参加沙龙的成绩来衡量作品好坏,而我回望自己过去的作品,至今仍然经得起审视的,虽有沙龙作品,但我比较满意的是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还有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的作品。有些作品当年自我感觉未必很好,例如《石板街》,现在看起来却挺喜欢。
1.jpg (89.29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9 11:53 上传
1.jpg (89.29 KB, 下载次数: 15)
2016-1-9 11:53 上传
蔡萌:早年接触绘画的经历对您后来的摄影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复礼:可以说,最初学摄影就有追求绘画的作用在里面,后来我的风光摄影也可见对“画韵”的追求;不少作品的题字、落印,成为作品画韵的组成部分,也得益于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理解。
蔡萌:谁的绘画作品对您的影响更大?
陈复礼:齐白石。
蔡萌:什么人或什么事情对您的摄影产生过重大影响?
陈复礼:对我的摄影有直接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陈芳渠,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初学摄影时,我在越南北部,当地会摄影的人很少,我求学若渴却拜师无门,得知在西贡堤岸有一位有名的摄影家,就趁到南方做生意的机会去西贡拜访他,后来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陈芳渠为人正直,厚道,这也是成为好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