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复礼:徘徊于雅俗之间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7 |

陈复礼作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7 |
蔡萌:有人说中国的风光摄影缺乏足够的文化针对性和批判性,而更多的是沉迷于一种风花雪月的味美情节之中,请问您的摄影作品的针对性在哪里?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7 |
陈复礼:看来现在的风光摄影确实有着唯美的倾向,我对时下许多风光照片制作一味追求视觉强度的风气也不能接受。我拍摄风光,往往出自心之本源,我对风光摄影最热情的时期,正是重返阔别多年的祖国,有条件去游历祖国的山水,那时在深受感动之下而激起创作的热情。我也用风光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例如《莫辜负三春杨柳》,是借大好春光寄托了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祝愿。我还有一种创作动机,就是希望用中国风格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这些使我感动的风光,表达我的感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8 |

蔡萌:如何看待中国的“画意摄影”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您参照或继承了哪些东西?

  陈复礼:中国画,是世界上最具“写意”、“写心”特质的绘画艺术之一,如果说我有所参照、有所继承,我想就是在于我在拍摄自然存在的风光时,很注意意韵的表现和自我感受的表达。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9 |

陈复礼作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9 |

 蔡萌:您的画意摄影与3、40年代的“画意摄影”相比有哪些不同,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陈复礼:传统中国画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文人气”。三、四十年代的摄影,可以说还是比较贵族化的玩艺儿,而单纯追求画意的摄影,多少也受点所谓文人气的影响;有一些人则只是用摄影术来简单地模仿画的形式,并没有追求“意”。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59 |
我在摄影初期也经历了上述阶段,但是后来我走出了这个圈圈,注入了更多真情实感,我较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在表现形式上也勤于探索。有人说我的作品有诗情画意,我不讳言中国文学特别是诗词歌赋对我很有影响,的确深化了我的创作思维。如果说我有所创新,主要是我的作品结合了诸般中国艺术因素,把外来的摄影技艺表现得很中国化;而且既写意,又发挥了摄影最突出的特性——写真。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1 |

陈复礼作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1 |

 蔡萌:您一直在说自己是个生意人,您是如何处理经商与摄影之间的关系?

  陈复礼:职业摄影师以摄影维生,而我们的业余摄影爱好是“烧银纸”的玩艺。做生意是为了生活,摄影艺术则是我的理想,我有一枚印章:“徘徊于雅俗之间”,说的不但是我的摄影,也道出了我在生计与理想之间来来去去的状态。有的时期,生意忙,甚至生活飘摇不定,我的摄影活动会大为减少;当安闲下来,又会频繁地“行走江湖”,以摄影为乐。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2 |

 好在内子真是个“贤内助”,她常担起俗务,把我解放出来,去行走江湖。

  有时在颠沛流离中,甚至落魄之时,摄影反而成了我感情发泄的孔道,给了我精神上的慰藉。例如《流浪者》,是我初移居香港心境不安时的作品;《此身甘与众人违》表现了身处逆境时的心态;在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不少人对前途彷徨不安,移民潮涌起,我以《未敢别故枝》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2 |

 蔡萌:在摄影中您是如何看待和表现“自我”的?

  陈复礼:虽然摄影术与生俱来的特性就是客观性很强的,但是若成其为艺术,或多或少都要加入主观因素。我的后半生的摄影作品,较多表现“自我” 的成份。一幅小品《扫》,拍摄的是山野间的芒草,自题小诗两句:“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2 |
 我的“自我表现”不抽象,我看不懂一些新潮而抽象的“自我表现”作品,但自以为一直就没有和“表现自我”疏离过,它是我的感情伙伴。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3 |

陈复礼作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3 |

  关于“影画合璧”





  蔡萌:当年的“影画合璧”更像是一种对于您的摄影作品的二度创作。而这个创作过程更像是一种摄影行为,这种方式在今天看来,非常有趣。您的最初想法是什么?

  陈复礼:中国的文艺家们有一种很有人情味的传统,即不同类别的文艺家各展所长,熔绘画、书法、诗词、金石彖刻于一炉,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又或者,以一本折页册子,请不同的文艺家留下墨宝,成为一部合集。这样的行为,其它国家的文艺家有吗?我相信,同是这个陈复礼,如果不在中国也就不会有此想法。复礼只是企图把摄影这种与书画差异更大的艺术门类牵到一起。而陈复礼有了想法之后,也要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特别的时空环境、一系列周全的安排,才能完成“影画合璧”系列,从这点来说,也许真有“艺术行为”的味道。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4 |

 蔡萌:“影画合璧”的概念好像是吴作人提出的,您最原始的提法是什么?

  陈复礼: “影画合璧”的合作形式是我提出来的,我最先是向吴作人先生和黄胄先生说出想法,得到他们的热烈赞同。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