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3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胶东花饽饽 植根百姓生活蕴含深厚底蕴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12-5 08:40 |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鲤鱼穿荷花 (摄影 王英娜)
  
  王爱凤向笔者讲花饽饽的故事(摄影 王英娜)
  近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传承人王爱凤向刘公岛管理委员会赠送花饽饽作品“龙蟠刘公岛”。“龙蟠刘公岛”三尺见方,是一条金黄色的巨龙盘踞着刘公岛,每片龙鳞都包含着3种颜色。正是这一作品,使胶东花饽饽再次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在胶东地区有这么一个传统习俗,每遇上喜庆的日子,像过年、结婚、孩子过周岁等,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饽饽。“龙腾凤舞”“鲤鱼穿荷花”“牛郎和织女”等各式各样的花饽饽,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花饽饽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花饽饽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百姓生活,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
  精致 心灵手巧出绝活
  两条金色鲤鱼口含珠子,片片金鳞栩栩如生,碧绿的荷叶映衬着粉红的荷花,在中心盛开,油绿的水草在边上飘摇,下面铺满了五彩斑斓的石子,一盆鲜艳的“鲤鱼穿荷花”放在中间,四周是“燕子”“石榴”“刺猬”“桃子”等花饽饽,满满一大桌子。不要以为这是花饽饽的展示会,其实这是王爱凤的家。
  王爱凤,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传承人。11月28日,笔者走进她的家里,感受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艺术。
  胶东花饽饽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可食用,另一种不可食用。可食用的花饽饽是饽饽(馒头)的一种,只是经过手工捏制、点缀颜色,呈现出独特的造型。不可食用的花饽饽也可以看做是“面塑”,作品完全带有染料颜色,仅供观赏。不可食用的花饽饽先蒸后捏,面蒸好后再捏制需要的造型。
  “想做好花饽饽,和面很关键。”王爱凤一边说着一边忙碌起来。只见她将面粉、糯米粉、精盐、防腐材料等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揉成团后再反复揉搓,直至达到面光、手光、盆光的效果。然后,笔者看到王爱凤用手将面团压成薄片,上笼蒸约45分钟取出来,迅速将面片与香油揉和均匀,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
  “放置24小时至面团上劲后,即可进行调色了。”王爱凤说,和好的面团在冬季可保存一两个月,夏季放在冰柜中也可保存一个月左右。取用时若感到面团发硬,可用手将其揉软,并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在过去,观赏性花饽饽做的相对少,因为这种做法耗时费力,根据造型的大小、难易程度,耗时短则三五天,长则数月。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观赏性的作品越来越多。
  可食用的花饽饽虽然不用花那么长时间,但从着手准备到结束,大约也需要一天时间。和面是第一步,前一天晚上就要和面。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鲜奶、引子(酵母)以一定比例搭配和匀,放置一个晚上饧发。
  王爱凤告诉笔者,之所以需要饧发一个晚上,是因为用的引子。这引子是用家传百年的引子根做的,是自己的“秘密武器”。而使用商店购买的酵母只需要两三个小时,虽然省时,味道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第二天饧好之后要戗一遍面,大概半小时,一边加面粉一边用力揉,直到揉不动,再饧发一次,大约两三个小时,醒好后再揉二十分钟左右,面的软硬适度,就可以捏制了。
  一个面团,在王爱凤手里揉搓捏制,再用小梳子压几道痕,点几个花点,就是一个好看的花饽饽。根据大小一锅饽饽基本上可以装十个左右,添上凉水,把握火候烧三十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美艳艳的花饽饽就出锅了。
  
  王爱凤捏制作品-松(摄影 王英娜)
  悠久 深厚的历史底蕴
  文登独有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胶东花饽饽习俗。文登的花饽饽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历经两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节日,蕴含着农民对大自然的祝福,寄予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他们拿出了最好的东西祭祀———饽饽,为了表示敬意,他们把简单的饽饽做成花饽饽,不仅造型美观,口味也绝佳。渐渐地,花饽饽做得越来越好,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规范。
  很久以前,花饽饽是农村女孩的“必修课”,每个女孩都要会做,而且要做得好。因为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当时,花饽饽完全是手工制作,也不存在市场交易,只能是自家人在庆收祈福等场合需要的时候自己做,这就要求家里的女性必须承担起这项工作。
  过去,对于文登的女孩来说,做花饽饽精致好看会受到夸奖,会被传颂,良好的声誉当然会在未来找婆家时加分,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谁家的姑娘不会做花饽饽,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会当做笑谈,找婆家也不那么容易。
  文登的花饽饽习俗至今仍然存在,米山镇的鸭子夼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按照传统习俗准备相应的花饽饽。农村妇女基本上都会做,只不过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一般。村里的王爱凤就是个做花饽饽远近闻名的人物。
  王爱凤告诉笔者,家里祖辈就做花饽饽,并且有的以此为生。每逢节日、喜庆的日子,需要做花饽饽,有的人家忙,或者家里妇女的手艺不太好,就要在外面买,王爱凤的母亲、外婆就凭借高超的手艺开着出售花饽饽的小店。
  王爱凤还记得当年母亲殷夕英做花饽饽时的场景,一个大面板放在炕上,母亲和外婆在面板边坐着揉面、捏花饽饽,小小的王爱凤在旁边拿一块面团玩,随意地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母亲有时会教她一些莲子、石榴等简单的样式。
  在母亲、外婆等长辈的熏陶下,王爱凤渐渐喜欢上制作花饽饽,或许是家族遗传的手巧的天赋,九岁时她就能做一些简单的花饽饽,村里人都夸这个小孩子聪明。她也在赞美声中走上了制作花饽饽的道路。
  
  王爱凤正在捏制金蟾(摄影 王英娜)
  丰富 百变花样送祝福
  花饽饽的产生是伴随着民间风俗的,农村的习俗多,花饽饽的样式也就随之多。王爱凤告诉笔者,她可以做一百多种花饽饽,适合不同场合使用,而民间风俗主要以婚娶、寿诞、节日为主,大枣饽饽、桃子、刺猬、石榴等花饽饽比较常见。
  谷雨时节的大型面塑是沿海渔民用来感谢大海对渔民的恩赐,祭拜海神妈祖,祝福家人出海平安鱼虾满舱。
  胶东人结婚的时候,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花饽饽“鲤鱼穿荷花”。结婚当天,这个饽饽一定要用盆装起来放在新房,一对漂亮的鲤鱼穿梭在荷花丛中,寓意喜结连理,希望新人结婚后相濡以沫,生活如鱼得水。
  新媳妇出嫁后回娘家时都带上“燕子”,既寓意燕子归巢,也能作为礼物送给家里,两全其美。或许,最初这个习俗就来自一个结婚后心里还想着娘家的新媳妇,想拿东西给娘家,又怕婆家不同意,聪明的她就找了一个“燕子归巢”的借口。
  三岁前的小孩子过生日,基本上都准备八个葫芦,两个老虎头等多种花饽饽。其中一种是不规则的椭圆形,由中间向两边延伸,象征着小孩子头脚两头长,慢慢长大;里面包有花生米,或者黄豆,一定是单数,三粒或者五粒,有“心眼”的意思,希望孩子长大聪明。葫芦像个“8”,谐音“把”,有“把着”的意思,也就是把着小孩长大,“八个”,强化了这种表达。必须注意的是,葫芦身上要用红色的面搓成条按照形状绕一个“8”字,葫芦的底部一定要做一个“八”字形状的叶子,看起来好像托住葫芦,寓意用手托住小孩,呵护其健康成长。老虎头代表了“虎头虎脑”,祝愿小孩健康强壮。
  过年是个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精心准备,枣糕和大枣饽饽这时也该“闪亮登场”了。枣糕是面粉加上大枣做的,层层叠加。大枣甜,象征着日子甜甜蜜蜜,越来越好;糕与“高”谐音,象征着步步登高,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枣饽饽用于敬天,也就是俗话说的“给老天爷吃”,“九”在中国传统里最大,百姓都代指“天”,因此大枣饽饽插九个枣。
  清明节捏燕子。由于燕子吃害虫,是益鸟,对农民有帮助,农村人便视燕子为吉祥之物,认为燕子搭窝的地方有福气,所以农村人都希望燕子能在自己房檐搭窝。既然吉利,花饽饽自然囊括。清明时蒸燕寄托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2012中日韩(威海)文博会上,胶东花饽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摄影 夏志忠)
  远去 正在消失的传统
  看到笔者非常好奇,王爱凤现场给笔者做了一个可爱的金蟾。先拿一块面团做躯干,搓两小团面当前腿,两条后腿是一团面连起来的,做好大框架再仔细修整每一个细部,插上两只眼睛,一只金蟾就做好了。王爱凤告诉笔者,金蟾的后腿是第四个脚趾长,这是自己通过生活发现的,很多金蟾的造型都是不标准的。
  王爱凤做的观赏性花饽饽栩栩如生,实用性花饽饽不仅造型美观,吃起来松软中带着筋道,很有嚼劲,香香甜甜,十分美味。
  在村里,王爱凤经常帮街坊邻居做花饽饽,有人请教做法,她也毫无保留地教。成为非遗传承人后,许多人慕名找她学习花饽饽制作技术。王爱凤告诉笔者,做花饽饽是劳心劳力的活儿,发面、蒸煮、涂色、描画、附件组合……每一道都很辛苦,还需要细心,但是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坚持不下去。
  王爱凤一身手艺,却没有传人,她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人学习到这门技术,让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花饽饽的制作者曾一度减少,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饽饽如今已难看到。“过去人们将以花饽饽为代表的面塑制作看做是女工手艺水平的一部分,是女孩子必会的技术,也是一个择偶的考核条件。如今随着大量妇女从家务中解放与投身职场,传统面塑制作者越来越少。”王爱凤对笔者说。
  如今以花饽饽为代表的面塑制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由昔日的“供品兼食品”向工艺品、商品转变。这也为当下的面塑制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做好花饽饽,还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的定位。







沙发
发表于 2012-12-5 08:48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板凳
发表于 2012-12-5 13:09 |
好文,欣赏支持!
地板
发表于 2012-12-5 18:01 |
胶东一绝,非常漂亮!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0:09 |
谢谢分享,浏览学习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0:15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2-12-5 08:48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关注,浏览与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0:15 |
新野山人 发表于 2012-12-5 18:01
胶东一绝,非常漂亮!

谢谢关注,浏览与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0:15 |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2-12-5 13:09
好文,欣赏支持!

谢谢关注,浏览与支持!!
9
发表于 2012-12-5 20:21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2-12-5 20:15
谢谢关注,浏览与支持!!

晚上好!谢谢好友佳作分享,向您学习!{:soso_e181:}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