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体与陪体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12-23 20:04 | |阅读模式
在摄影作品中“主体”是指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摄影画面的兴趣中心,是画面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是组织画面的主要依据。它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控制全局的焦点。一般来说,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它可以是一个人或物,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物体。
    主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1.体现主题思想。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突出主体能给观众鲜明的印象,使观众正确理解照片的内容。
    2.主体是画面的结构中心,有利于集中观众的视线。主体是结构画面的中心,画面当中所有的元素都需围绕主体来组织,以主体作为画面结构的依据,为突出主体服务,主体具有集中观赏者视线的作用。
    既然主体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就应突出主体。突出主体常用的方法有:
   1.给主体位置上的优势。可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偏左或偏右,较小的主体可以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
   2.利用视线指向突出主体。观众的注意力可以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视线集中到主体上面,视线起到间接突出主体的作用。
   3.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常用的对比手法有①明暗对比②色彩对比③大小对比④虚实对比。
   4.弱化杂乱物体突出主体:使用长焦镜头,压缩画面,在构图时把画面中与主体无关的东西尽量虚化。
  陪体是拍摄者选取用以辅助主体表达内容的人或景物。在摄影画面中作为陪体的对象,是处在与主体相对应的次要位置,与主体相呼应。画面中恰当的陪体对于主体特征及内涵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画面语言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
陪体在摄影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主体共同完成主题思想的表达。
2.增加画面信息量,使画面更自然、更生动。
3.使画面造型更丰富,更具感染力。拍摄小档案
◆在摁下快门之前,要明确画面主体是什么,然后再去表现主体。
◆光线是有效的造型手段,通过光线可以把主体和背景区分开来。
◆尽量不要把多余的东西留在画面上,那样会显得杂乱无章。
◆陪体的安排应以不削弱主体表现为原则,主体与陪体不能均衡,以防主次不分。
◆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色调安排、线条走向等方面都要与主体配合,不能喧宾夺主。
◆有时候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也可能没有 陪体。
主 体
胜利          李星仪(浙江宁波) 摄
    点评:该画面简洁生动,运用了色彩对比,在彩色场地的映衬下几名穿红色运动衣的运动员非常突出。运动员欢呼雀跃、拍手称快,获得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
藏区早晨                    黄淑蓉(四川宜宾) 摄
    点评:这个正在劳作的妇女是画面的主体,作者利用早晨的光线,使主体人物处于明亮处,明暗相间,很好地表现了后面的背景,体现了藏区早晨的氛围。
陪 体
福娃            郭利生(山西吕梁) 摄
    点评:画面的主体是这个天真的孩子,而灯笼及中国结等是陪体,它们分布在孩子的周围,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大红的色彩营造出喜庆的气氛,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随拍       吴明(辽宁大连) 摄
    点评:这幅画面的空间感比较强,作者选择即将拆除的建筑物作为前景和陪体,这有利于画面的造型,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并且主体人物的瞬间动作较为生动。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