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712|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殇墓园—磨灭不了的英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24 18: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19:29 编辑

投躯杀倭寇
身死为国殇
山河寸血染
忠骨舍边疆
十万远征儿
几人还故乡
毁誉民族魂
永耻奸人帮
一心拜英灵
两眼忍泪淌

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达40余次,毙敌6000余名,国军第二十集团军共阵亡9168人,最终收复了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
在战役结束后,民国元老、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腾冲人李根源倡议兴建陵园以祭悼国军阵亡将士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160    快门: 1/15s    光圈: f7.1


评分

参与人数 11金钱 +170 收起 理由
许昌.三江源 + 10 相当给力!
渔水翁 + 10 相当给力!
沉默=== + 20 相当给力!
鹭老二 + 20 相当给力!
丹水钓客 + 20 好图!
老白河 + 20 精彩文章!
老兵新手 + 10 相当给力!
四季风-帆航 + 20 相当给力!
半桶水 + 10 相当给力!
一介草民 + 10 相当给力!
新野山人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1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8:56 | 只看该作者
国殇墓建在腾冲叠水河畔的一座小山包上
山顶建纪念塔一座,以塔为中心,辐射状地把坡体分为六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一个师,密布着墓碑
墓碑上书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碑下葬有该人的骨灰
腾冲血战共死亡将士九千余人,然整个烈士冢只能收葬烈士并立墓碑3346块,其中包括战死的援华美军人员19人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50    快门: 1/60s    光圈: f5


点评

悲壮历史 中国军人的光荣  发表于 2013-6-25 0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20:18 编辑

英烈祠庄严肃穆
重要匾额由蒋中正和民国元老于右任、李根源等亲自题写
祠内外立柱还悬挂有国民政府高级军政要员何应钦卫立煌孙科陈诚龙云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霍揆彰周福成阙汉骞顾葆裕等人的题联、挽诗、悼词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400    快门: 1/60s    光圈: f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9: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是老蒋所题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400    快门: 1/160s    光圈: f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四季风-帆航 + 1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19:27 编辑

“忠烈祠”匾额为民国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亲自题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19:28 编辑

为纪念和保护国殇墓园
当年的委员长还发布有专门布告

大意是肯定抗日将士丰功伟绩,要求后人按时祭奠任人开放不许驻军不许挪作他用等等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000    快门: 1/320s    光圈: f4

点评

忠魂不灭  发表于 2013-6-25 0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9:35 | 只看该作者
1942年,日军入侵滇西,时任云贵监察使的腾冲人李根源抱病赴前线襄助军务,力主将日寇阻于怒江西岸
李根源发表的《告滇西父老书》,极大地鼓舞了滇西军民抗战的决心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000    快门: 1/400s    光圈: f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24 19:4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精彩的纪实片!为国尽忠的勇士们名垂青史,万古长青!向老兵们致敬!!!


                    {:7_307:}{:7_307:}{:7_306:}{:7_3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24 20:0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08 | 只看该作者
抗日县长张问德,腾冲人,清末秀才

1942年年初,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失利,驻守腾冲一带的中国地方武装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绳武、县长邱天培得到日军进逼的消息后,竟秘而不宣逃之夭夭。
群龙无首,兵丁四散,三天后,区区292名日本兵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屹立了500年的“极边第一城”。

当时62岁赋闲在家的张问德,接受李根源的动员临危受命做了抗日县长,云南省主席龙云授张问德少将执法官军职以服众,协调当地军政。
沦陷期间,张问德随身携带一面中国国旗,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发动群众,坚守三年,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多次粉碎日寇扫荡,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

1943年8月31日,日军腾越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慈致函张问德,企图招降。9月12日,张问德复函义正严词、有礼有节地痛斥日军罪行,这便是有名的《答岛田书》,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
《答岛田书》后来被转呈中央政府,并登载于全国各报,还被选入了国史馆

蒋介石誉为张问德是中国“富有正气的读书人”
军政部部长陈诚称誉他是:“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中之人杰楷模”

据说《答岛田书》书至今还作为台湾学校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000    快门: 1/400s    光圈: f4


点评

国之精英  发表于 2013-6-25 0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21:54 编辑

《答田岛书》
1943年8月底,占领腾冲的日军头目田岛寿嗣给张问德写了一信,信中假惺惺表示他关心腾冲人民的“饥寒冻馁”,约请张问德县长到县小西乡董官村董氏宗祠会谈,“共同解决双方民生之困难问题”。
对于这份名为“关心”,实则诱降的来函,张问德义正辞严,写下了这篇广为传诵的《答田岛书》

田岛阁下:
  来书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借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予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五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至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送往密支那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更寄予衷心之同情。
  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愿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供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回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生活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颓垣之上重建其乐园。则于他日我中国也不复遭受侵凌时,此事变已获有公道之结束时,且与日本已恢复正常国交关系时,余愿飞往东京,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携带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依然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谢绝阁下所要求之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点评

民族精英,浩气长存!!!  发表于 2013-6-25 16: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23:37 编辑

丰碑
屹立在山顶
当年攻打腾冲的第20集团军司令霍揆章亲自撰碑文
遗憾的是此是后来恢复的,原物已经被红卫兵毁了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50    快门: 1/100s    光圈: f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留下的也就是一块小石头而已
可后来还是被某些人所不容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640    快门: 1/100s    光圈: f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23:39 编辑

文革期间,国殇墓园作为“反动四旧”,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
(红卫兵用大铁锤一个一个的砸入地下了,砸烂的难以恢复)
1984年10月组建了国殇墓园复修委员会及规划施工小组,同年12月动工,恢复了忠烈祠及墓园大门的原貌
腾冲市民杜茂盛自愿到山坡处挖掘收集被凿毁的碑文,逐一辩认,并查找资料核对,使烈士英名重得昭于天下
整理出了部分烈士资料及名录,并对公众开放。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250    快门: 1/60s    光圈: f5



点评

触目惊醒 壮哉  发表于 2013-6-25 0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6-24 23:39 编辑

真不明白
为什么某些为什么仇恨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
为什么对死难勇士还要毁尸灭迹?
看到这些后来又恢复起来的一小块纪念
这些人有什么心胸可赞?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I    iso: 640    快门: 1/50s    光圈: f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