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1年丽江旅游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后, 2012年更是实现大幅增长,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万人次。然而火热的丽江旅游背后,过度的商业化伴随而来的争议也是纷至沓来。
丽江旅游,其兴起得益于商业化,并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一张旅游名片,如今却在过度商业化之后,饱受各地游客的诟病。司机乱拉客、客栈宰客、景区乱收费、酒吧超高消费、古城街同质化商业竞争……
是谁搅浑了丽江旅游市场?暑假旅游高峰来临前,《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丽江市调查,一条宰客链条浮出水面,丽江之“乱”背后是扭曲的商业环境。而丽江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之混乱则是造成商业环境扭曲的根本原因。
丽江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丽江旅游业管理混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旅游业作为丽江市的主打产业,其相关职责直接或间接地由旅游局、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车管所、古城管理所等多个部门来负责,多个部门管理不协调、各自为政的情况时有发生。
游客难逃被宰怪圈
到丽江旅游,各种车辆的司机似乎是最有话语权的人。
34岁的纳西族农民和云芳每天往返于丽江古镇和丽江火车站,开着一辆蓝色的面包车。
近日,本报记者在丽江火车站搭载和云芳的面包车,上车以后,和云芳首先表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每人10元车费,把你们送到城区,一种是把你们拉到我推荐的客栈,这样可以免去车费,客栈也价格合适,而且可以免费接送你们到丽江市范围内的景点游玩。”大多数游客都会采用第二种选择。
客栈老板告诉记者,和云芳可以从住宿费中获得20~30元的回扣,而且免费接送游客到景区,也可以从游客的消费当中抽取30%的回扣。
次日,和云芳推荐到拉市海景区体验茶马古道风情,本报记者选择了一条280元的旅游路线,加上沿途消费,在短短两个小时中,花费350元完成了一次体验之旅。按照客栈老板的说法,和云芳在其中的回扣就超过100元。
两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本报记者,他们觉得拉市海景区的门票太贵了,所以没进景区消费,被送行的司机扔在拉市海景区门口。
4位来自吉林的游客表示,因为司机和当地村民的软磨硬泡,他们花费了将近3000元,才从拉市海景区顺利返回丽江城区,他们亲眼看到司机从中收取了将近800元的提成。
在丽江,所有的司机似乎都兼具导游的身份。
本报记者乘坐一辆旅游大巴前往距离丽江40多公里的玉龙雪山,发现此类大巴都是上车以后现金买票。在交谈中,司机告诉记者,面包车不跑这种长途,而旅游大巴的司机多是熟悉路况的当地人,车上的游客多是旅行社分配的。
前往玉龙雪山的途中,大巴司机要求游客在沿途的购物点消费,他说:“今天大家都得听从我的安排,谁让我不爽,我就让谁更不爽。”在长达7个小时的行程中,司机要求游客在沿途的多达8个购物点、饭庄等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