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柏林熊与柏林墙 只有亲自走在柏林街头,才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历史的态度。
68年前,苏联红旗在国会大厦升起;24年前,柏林墙轰然倒地;走过二战的硝烟与冷战的寒冬,这座城市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勃兰登堡门阅尽沧桑,安详注视着巴黎广场的熙来攘往;菩提树下大街穿越历史的风霜,复归繁华;曾被用以象征威权的柏林电视塔依然高耸,只是建造它的力量早已烟消云散。谚语说,“整个柏林就是一片白云”。置身云中,热情、开放、创造的空气四处弥漫,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多元文化与先锋艺术摇曳生姿;如今的柏林已成为一座活力四射的国际大都会。
然而,柏林从未忘记过去:柏林墙遗址横贯南北,苏军阵亡烈士墓散布全城;胜利女神手中象征征服的铁十字已然换成了代表和平的橄榄环,繁华街道的转角矗立着史塔西博物馆;与联邦总理府及联邦议会咫尺之隔便是哀伤肃穆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墓群……虽久闻德国人谢罪与反思的诚恳,但初到柏林亲身感受,我还是惊叹于德国人将沉痛的历史以这样一种逼仄的空间存在感的方式浸入日常生活。不必说久居此地的居民,即便是匆匆而过的游客,随意走在柏林街头,都无法忽略这座都市繁华外表下久未愈合的伤口,更何况德国人也无意掩盖这些伤口。
查理检查站 我在柏林先后停留了一周,除游览之外,更重要的是拜访多年老友德克。德克老家在汉堡,从剑桥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在德国财政部上班。久未谋面的异乡重逢实在是一件人生乐事。德克不仅带我品尝了柏林最地道的街边摊和东柏林区最好的披萨馆,更为我深入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实打开了一扇窗。
除了柏林街头的啤酒夜话,德克还为我推荐了三个特别的地方。第一个叫做查理检查站。查理检查站是冷战时期设立于东西柏林分界线上的美军检查站,现在早已成为一处繁华的街区,如果不是悬挂的巨大历史影像,很难想象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坦克大军曾在此持久对峙。检查站的白色小屋仍保留在道路中央,站外树立了两张大幅士兵头像,两位士兵都有着同样年轻的面庞,只是一位身着美军制服,而另一位身着苏军制服,被意识形态分隔的两个世界在此照面。而半个多世纪后,检查站两侧的枪炮与铁丝网已经被繁忙的星巴克与肯德基取代,咖啡与面包清楚无误地述说着故事的结尾。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