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索德克对枪的态度很像那个美国大文豪——欧内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早年经历了一战,以此为灵感写就的《永别了,武器》说了一个美国青年在一次次身不由己中迈向万念俱灰的过程。整个小说充满了对战争的控诉。但后来,海明威又在《非洲的青山》里扛起了猎qiang,成了动物世界的主宰。
枪(武器)在海明威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由武器所引起的战争给了他不可磨灭的创伤,令他痛恨;另一方面,武器也成为他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不可割舍。
这两者也共存于索德克的作品中:小女孩颤巍巍面对的是他的创伤,被直挺挺瞄准的女人则是他的征服欲。
但索德克还是与海明威有所不同,至少在枪口对着自己的时候,他没有真正扣下去的经历。
至于前面那个关于qiang的问题,索德克完整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和你们不一样,见过许多qiang。你们都很年轻,但我见过战争,真正的战争,世界大战。在我记忆里有很多武器,我曾亲眼看见人们被qiang杀,我的照片大多是想提醒人们,qiang、炸弹、机关qiang,这样糟糕的东西,应该被禁止。但对着女人的那把枪,我把它看作是勃起的性器,里面还是包含有se情意味的。”
![]()
另一张拿qiang自杀的女子照片 索德克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