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格苗报道 “计划用1年时间,结合安徽黄山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建设成果,选择全国重点山岳型景区开展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建设,开发具有特色的专业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搭建气象、旅游、景区三方及气象部门国家、省、景区所在地(市)三级旅游气象业务共享平台,实现景区气象服务和旅游资讯在国家、省级的共享。”这是3月27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获得的消息。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及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22个省(自治区)气象局将参与示范建设。“这些省份都拥有属于国家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的全国重点山岳型景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专业处副处长章建成表示,示范建设虽然都将参照黄山形式,并遵循统一标准进行,但在服务内容上,各地将根据景区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安徽省气象局目前正在充实系统推广内容,整合完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各模块功能,并在黄山山岳型景区气象服务基础上建立基本旅游气象服务产品规范。
目前,包括湖北在内的部分省(自治区)气象局已经选好试点,准备开展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建设。“湖北省气象局将试点选在武当山,项目建设也将结合武当山特点,融入黄山经验,并重点与旅游部门加强合作。示范建设还将有机融入湖北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大局。”该局气象服务中心高工罗学荣表示。
山岳型景区是以山地为旅游资源载体和构景要素的具有美感的地域综合体。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建设完成后,游客将享受到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中国气象报》2014年3月31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