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0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延光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北京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7-5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延伸的视点——贺延光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开展
  


贺延光在现场与学子交流 高元摄


    6月3日下午,一场由著名记者、纪实摄影家贺延光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3位在校学生以影像对话形式推出的摄影展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举行。

    对话双方的共同特点是用镜头细致形象地表述自己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生存状况的所见所思。

   尽管贺延光与青年学生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有许多不同,不同时代的摄影人看待生活、看待人物的立场和观点也有一定差异,但他们立足于客观真实基础上的影像对话,他们用各自镜头语言的相互沟通,其特色与意义不言而喻。

   这个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与北京电影学院战略合作培育摄影新人的又一具体体现,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再次尝试。双方希望通过与摄影名家的共展和对话,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让纪实摄影的精髓得到传承,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检验。


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出席影展并讲话 高元摄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出席开幕式并发言,她说,贺延光是当代新闻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具有一流摄影水准的著名摄影家,在他身上至少有四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一、他长期坚守、执着于新闻摄影岗位的精神。几十年来,他矢志坚守从未放弃, 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看到他拿着相机的身影。二、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怀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始终能够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三、他以敏锐的观察力、难得的勇气,在重大的历史时刻、重要的历史节点,在第一时间、站在第一现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档案,这是他对新闻摄影的贡献。四、他在新闻摄影的道路上不懈探索,不仅在内容上,也在表现形式上、摄影语言和表达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技艺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举办今天这样的对话,在给老一辈新闻摄影人应有荣誉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激励、发现、培养年轻的学子、摄影爱好者、摄影人,沿着他们的道路走下去。

在观看展览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主持了这次影响对话研讨会。

贺延光、王文澜、解海龙、晋永权等摄影界前辈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学子共话摄影。王文澜与贺延光同为新闻摄影的前辈,两人也是好友,他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许多贺延光的拍摄趣事。北影的学生也在研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以何种理由选择拍彩色还是黑白照片、在拍摄纪实作品时是否还需考虑艺术表现等很实际的问题。

谈到这次展出的作品,贺延光的选片原则是,新闻照片不选、非得用文字讲的照片不选、获过奖和发表过的作品不选。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等待了很久、等到几种元素都聚在画面中的时候再拍——拍照不是脑中想好就能拍了,哪怕是做了许多准备,这也是摄影的魅力。在谈论到现在许多人觉得身边没有题材可拍时,贺延光说,如果对自己没有要求——同样的题材,一定要比其他人拍的好、一定要比去年的自己拍得好——是很难进步的。“小题材,大作品”,拍摄平常人、平常事也能让人感动才是最重要的。有学生提到了“荷赛”,贺延光说,不管现在的“荷赛”有什么变化,目前来看依然是新闻界“奥斯卡”,能入围“荷赛”也是他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些年,得奖已经不那么难了,摄影人的精力应该放在拍好照片上,而不是研究“风向变了”。


这次摄影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中国摄影展览馆承办。展览将持续到6月18日,欢迎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

查看这次展览的作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1:12 | 只看该作者
走向大自然,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假,寻找那一片洁净的天空,一个简单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24 11: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