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61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庸武侠里的摄影修炼之道--心法秘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8-6 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连续借着金庸老爷子的名头卖弄了一点关于我读金庸武侠之后对放到摄影学习中的感悟,荣幸的是有不少朋友喜欢,我也只是昧着节操借了金老爷子的名头谈了一点本来可以平常心谈得摄影之道,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最本质的只是你本来面对生活,人生的心。但凡事有始有终,今天写最后一篇,心法秘诀篇。说心法只是噱头,归根只是我自己对摄影学习几个关键点自己一家之言的探讨,仅供参考。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xicaocn  或者微博:@细草穿沙 交流。本文只是对希望把摄影当作一辈子修行的兴趣去修炼的影友而谈得,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自行忽略。练好内功,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天龙八部中,在西夏国的山洞里,很多内功修为不到的人偷看了墙上的壁画而走火入魔; 而在少林寺,萧峰与慕容复的父亲因为强练各种少林深厚的武功而没有释怀一颗慈悲心化解戾气而走火入魔。其实中国武术里是没有内功与外功的说法的,我中学就学过一点武术,拜的是正宗少林洪门,只有形意拳与内家拳的说法,却从来没有内功与外功区别。 金庸先生高明之处在他的武侠世界里虚拟了内功修为的这个说法,其实这是中国传统文人一直固有的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东方文化对做人与做事从来是不可分割来看待的,即你是怎样的人,那就可以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你修为品德不好,那么能力再大,也会认为是有害的。即使强求去做了什么事,也是不可长久的。比如中国自古就有:“胡虏入主中原无百年之运”的说法。蒙古人弯刀快马得了天下,不修文治,不到一百年就回草原去了。这就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思想。
  回归艺术,不仅仅是摄影,绘画,书法,诗词,音乐等等,哪一项说只是练习技巧就可以做出一点成就本身的?如果仅仅是自得其乐是可以的,不用考虑那么多。但如果当作一种艺术去修行,去修炼,又岂止是可以练习技术可以解决问题的?看过许巍在《逆行》中说,如果不是这些年学习佛学,也不会写出像《空谷幽兰》这样有内涵的歌曲。我想,任何艺术与其说在表现艺术,倒不如说在演绎艺术创作者的个人的综合审美素养,不仅仅在看艺术,也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记忆,在摄影世界里,也是一样。
  前几天,北京某杂志社给我约稿人,让我写一篇关于如何打造园林大片的技法文章,被我拒绝了。并非是我清高,而是的确写不来,园林拍摄不需要什么技法,几乎没有慢门,也少用滤镜,有得都是耐心的在一个几亩地的园林呆上一天或者好多天,慢慢看,慢慢走,不经意之间从不同的角落去发现它本来的面目。我们的古人造园时早就把四时节气变化融汇到了园林的元素中,在一个位置,不同的时间段,景色与微妙都是不同的,移步换景的观察需要的只是对园林构造,与造园艺术的了解。
    当然,我是门外汉,只是单纯的喜欢,读过几本书,只是肤浅的知道大概。如果真的要拍好园林,大概要从二千多年前园林起源说起,再到这一千多年的审美变迁,还有园林衍生很多艺术,如昆曲等去解读,这是一部书,不是几张照片可以诠释的清楚的。什么角度去看什么角度,代表什么含义,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可以看到光线借光,借景又绘制另外一幅景象,这些都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品,而后得。如果不懂园林的艺术,就算技法再高明的人去拍,却也拍不出园林本来的巧妙,最多只是视觉上好看罢了。所以,摄影不仅仅是举起相机之后的事情,还有举起相机之前的事,即平日的内功修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7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怀疑权威,尝试不同

  金庸武侠世界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即总是很多武林后辈在前辈的基础上,做了武学上的创新,最终超越了前辈。联想到国内不仅是摄影界,还有学术界,艺术界一直以来有一个莫大的习惯,迷信权威。所以搞得现在各行各业都有专家学者出来代言做权威论证。或许是我天生叛逆,一直不喜欢迷信权威,就算是我尊重的老师,也只是尊重其个人的德行,并不苟同其全部观点。
  我个人认为艺术领域,学术领域是没有权威的,一切都是在不断演变发展之中变迁着,可以探讨借鉴交流,但不该存在权威。
  所以,一个人艺术造诣深厚,和他在什么单位,在什么协会,在什么位置关系其实不大的,很多武术高手在民间默默无闻却也是高手。也有很多人虚在其位置空一个名头罢了。我在星光遇到一个80多岁的摄影前辈,他在民国时就开始在上海当摄影学徒,后来在上海设计院从事摄影一辈子,他有一句话我很欣赏:“摄影这个东西是最不能卖老的!”他现在还是经常出现在星光,看着他钟爱一生的各种器材找着当年的感觉。
  这里举例说很多摄影前辈们说35mm的镜头是人文之眼,比较适合拍人文,于是乎一些人在自己没有去尝试不同体验更多的基础上盲从。 我是最近两年才入了蔡司35mm镜头的,貌似用来拍拍风景更多一些,我觉得一个镜头适合拍什么,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取决于个人审美以及取舍习惯,并不存在什么镜头就一定适合拍什么的说法,最多可以说35mm的镜头拍摄人文更方便一些,但绝对不应该纯在一个权威的说法,误导很多初学者就此盖棺定论,不再去尝试其他。
  或许有些人用20mm视角更得心应手,再或者50mm更适合一部分人,他们可以拍的更好。我个人认为分享经验,应该从引导的角度去引导初学者启发式的学习,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一切都是从他们自己的内心出发,而不是告诉他们,你适合什么,你要买什么镜头,你要怎么拍!
  很多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该自己去体验更多,前辈的经验只能是参考,只能是建议,适合前辈的们得理论习惯,并不一定适合你,一切还是回归你自己的内心,回归你做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之上。很多理论与数据大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许再过一些年,就不会出现几个用其他视角的人文大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7 | 只看该作者
道法自然,一切应该是水到渠成
  金庸武侠很多主人翁的成长史都是困苦磨难的,但正是这种磨难与修炼,成就了他们自己日后的成就。虚竹,这样一个木讷呆瓜的和尚只是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待人接物最终名色双手,慕容复这样费尽心机要干出一番伟业的人物却最后疯掉。我想金老爷子这里表达的一种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其实整个金庸小说,都贯穿这个思想,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的去努力发展,调整好心态,不要急,不要急于求成,很多事情成就来源于你日常的累积,暴发户现象总是少见的。  
  我记得前次分享了一点关于使用手动镜头的心得,后来有不少影友为了迷恋蓝调和所谓的德味私下找我咨询如何买蔡司,莱卡等老镜头,如果真的喜欢,这本无可厚非,但这其中很多人甚至还没搞懂这些老镜头都是手动是手动还是自动,更多的是满足一种虚荣心,我这里说的直接了点,不要介意。
  当然,我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即很多老鸟使用老德系老镜头的色彩并不是说为了追求德味,为了追求色彩而去追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在使用尼康,佳能这样的镜头拍摄到一定经验的累积时,真正从自己的审美视角发现了他们很多的不足与色彩上的缺陷。
  如最近几年的镜头普遍越来越消费化数码化,色彩艳丽,视觉比较满足大众年青人的审美,却也渐渐失去了那种厚重感。 当然,这不是什么错,厂家设计镜头毕竟是商品属性大于艺术属性本身,满足大众市场需求是人之常情。

  但这些东西是需要靠摄影者本身自己去发现,去体会的,如果你渐渐的真的不喜欢自己手中镜头色彩,发现他们色彩还原不真实等缺点,是可以去尝试的。
  色彩这东西,比较主观,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只有不同的审美观有不同的期待,所以,并不是说德系老镜头就比现在的新镜头高端,不是说你手里有了几个老头就显得自己高大上,而是你真的喜欢老镜头那种色彩那种味道。
  老镜头也有很多如抗眩光不足的缺点,一切取舍都是从你内心出发,你喜欢什么,你就选择什么,就去体验什么,就去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勇敢走下去。
总结
  其实学习摄影过程,也是发现自己的过程,了解自己的过程,修炼自己的过程。 艺术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生活也从来没有脱离每个人自身修为的本身。还是那句话,一切从你自己内心出发,你喜欢什么,就表达什么,学习什么,研究什么,难得是踏实下来,走下去,兢兢业业的去修行,去学习。 本文只代表我一家之言,欢迎加我微信:xicaocn  探讨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7 | 只看该作者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6 10: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6 12:54 | 只看该作者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08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4-8-6 12:54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你的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08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4-8-6 10:5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你的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09 | 只看该作者
云追月 发表于 2014-8-6 10:57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谢谢你的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9-30 21:1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