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亦称永定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为11米,扁平率为0.69。由于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对卢沟桥有详细的记述,卢沟桥在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卢沟桥两旁有281根汉白 玉栏杆,每根柱头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或静卧,或嬉戏,或张牙舞爪,更有许多小狮子,或爬在雄狮背上,或偎在公狮膝下,千姿百态,数之不尽,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卢沟桥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