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66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可知的文化探险:英国摄影家戴乐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12-20 12: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可知的文化探险:英国摄影家戴乐访谈

发布时间:2009-06-10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Nicola Kielty 责任编辑:my


         延伸阅读:

       以“碑”为镜:英国摄影师戴乐的中国隐喻


        英国摄影家戴乐(Christopher Taylor)的系列作品“碑”正在上海全摄影画廊展出。戴乐的“碑”系列游荡在对中国文化进行描摹的边缘地带,以罕见的压抑情绪回应不可阻挡的进程——在历史与文化变革的面前,发出来自个人的声音。好比“剑走偏锋”,戴乐不拍中国百姓,不拍乡土民风,却花了几年时间拍出一套空镜头构成的“碑”。这个名词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却对中国摄影家们是个提醒,我们是否也该注意些别的?


        从科学家到文化人再到摄影家,英国人戴乐并不介意外界给他的“身份”。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融入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探索,不论在冰岛、印度还是中国,他的摄影作品都构筑在丰厚的知识积累之上。摄影不是目的,而是引发探索和情感表达的通道。“无心插柳柳成荫”,科学家的缜密思维和文化人的独到角度,使戴乐的摄影作品无论在社会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都保持了一定的高度。


相机型号: SONY DSC-W12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4.5


英国摄影师戴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先介绍下“碑”这个系列吧,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拍摄的,使用什么相机?


        戴乐:我2000年秋天开始“碑”系列的工作。从1988年1月开始,我就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游历过中国,然后是在1994年的冬季。在此期间,我走访了中国很多地方。那时我就知道我想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的系列作品,但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思考拍摄方式,以及哪里才是我真正想去拍的。最后我决定把范围缩小到黄河流域北部(因为那里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用无人的场景和独特的内容,完成一套摄影系列,以个人化的方式投射出对中国文化的思考。2001年,我申请到了法国文化部的准许和支持,得以继续在中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从80年代以来一直在使用很简单的设备——一台古旧的禄莱双反相机(中国的“海鸥”曾是它的一个热门副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拍摄的并不都是真的石碑,而重点在于用“碑”的概念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隐喻,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选择“碑”这个主题?


        戴乐:正如你所说,“碑”是一个隐喻的系列。主题不是一开始就定好的,而是在最近一次来中国,也就是快要拍完这个系列的时候,才决定下来——为了这个系列我三次来到中国,每次都超过2个月。然后在2003年,我再次回来,去平遥摄影节参展(那次的摄影展中,我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7 | 只看该作者
    20年来我一直使用正方形画幅,我喜欢简洁的构图,视觉主体集中在画面中央。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拍摄了“碑”系列里早期的一些照片,其中的画面主体都有着像“碑”一样的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7 | 只看该作者
2000年,也就是我开始做这个项目的第一年结束后,我回到欧洲,把这些照片给一位文学专业的朋友看。照片令她想起法国诗人和汉学家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清末时谢阁兰来中国进行考古探险,那时他写了一本短诗集,上面的诗歌以碑帖的形式录出,这也是受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诗集的名字是“碑” ,内容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却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显现出诗人自己的意志。巧合的是,这似乎正好为我的动机提供了一面镜子。在2001年和2002年,当我回到中国时,这本书一直陪伴着我。最后,我“借来”诗集的题目“碑”,来命名自己的摄影系列,以此向谢阁兰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碑”系列中镜头全是对准静物和场所,不对准人,似乎保持距离的冷眼旁观。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观看方式呢?


        戴乐: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在画面中消除人物。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有人在照片里,他立刻会成为视觉中心,这并不是我的意图。人物的存在能提供某种安抚的情绪,但安抚的情绪不是我特别要表现的。此外,人物给照片以时间感,而我希望建立永恒感,即时间不存在的感觉。照片一定与个人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我只是不喜欢以直白的形式呈现这个意图罢了。因此,就像你所说“似乎保持距离的冷眼旁观”,我很高兴你这样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8 | 只看该作者
我选择了黄河流域,一个是为了它与过往时代的联系,另外黄土高原的干旱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黄河景观本身,似乎也映射出中国的历史。这样干旱无情的地貌可能有助于制造一种距离感,这一点,大概也吸引了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在80年代就来到中国,可以讲讲当时的情况吗?为什么来中国?那时的中国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戴乐:我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次并不是预先计划好的,在那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只在70年代初上学时,曾有一年的历史课有关于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内容。我的老师像那时的许多欧洲知识分子,崇拜毛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9 | 只看该作者

  我妻子陪同我第一次造访中国,我们游历的范围很广,从香港进入大陆(那时广州似乎是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由新疆喀什离开中国,经喀喇昆仑公路转入巴基斯坦。旅途过程往往非常不舒服,火车极度拥挤,道路状况很差。我记得从喀什到乌鲁木齐开了三天的巴士。那时候兑换货币也很麻烦,甚至很难找到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只有极少数的酒店接受外国人),很少有商店可以购物。难以想象现在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3:00 | 只看该作者
1988年,中国似乎仍然保留着毛泽东时代的痕迹,那时不知道接下来中国的发展会是怎样,我有许多困惑,也感到非常好奇。这是我又回来的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3:0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自生物学硕士毕业后你就开始从事摄影了吗?在“碑”系列之前你都拍了些什么?也在其他国家拍摄吗?


         戴乐:我以前是个理科生,毕业后我有好几年都在从事生物学研究,我对摄影的爱好完全与之分开。虽然很多年后,我拍了“节肢动物”系列。我在家里铺上白色背景,给昆虫和蜘蛛拍微距肖像,它们看起来像在表演!也许这些照片的灵感来自我的本行,毕竟做研究时,使用的也是电子显微镜,这与微距摄影关系密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